文 | 原創
? ⒈
閨蜜是個剪輯師,今天她在微博上給我@了一個視頻,那是一段快樂男生唱歌的片段,打開聽了。
唱的很好聽,顏值還高。
前兩天,加班幾天終于輪休的她,非常果斷的入了快男的坑,通宵達旦的看,然后開始給我安利這個節目,說今年這屆挺好看的。
選手都蠻厲害,顏值高,關鍵是評委不僅有李健,還有陳粒。
然后她在瘋狂安利一小時后,冷不丁來一句,“我發現,我們真的老了,你知道這些參賽得選手都是多大嗎?都比我們小一輪,好小啊!”
我就這樣吃了一顆安利果后,又受了一輪暴擊。
抱著好奇的心態我開始看,作為一個捏著奔三引線的老少女,快樂男生這檔節目對我來說太青春,太鮮肉了。
參賽選手都是小一輩的小鮮肉,那種感覺就好像十八歲的時候,你讓我去抱著電視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總有那么點不合時宜。
⒉
快男追溯起來,還是要從超級女聲開始說,第一次看超級女聲的時候,我還是小學生。
那時候,有電視看那就是足夠樂翻天的事兒,所以接觸到這種新鮮事物的時候,完全沒有抵制力。
我雖然從小就不是綜藝咖,超級女聲卻是我為數不多追過的一檔節目。
那個時候,發型都是最非主流的洗剪吹,但不可否認,當時大家覺得那就是潮。
裝卡帶的錄音機,是最寶貴的私有物,從周杰倫,林俊杰,twins 到SHE,除了買各種明信片,搜索校內校外出現的所有磁帶,成了小伙伴們最熱衷的事情。
那個時候,周杰倫還因為吐字不清有很多爭議;JJ的一首《曹操》唱響了全校每個教室的音樂課;總是分不清張韶涵和張含韻,因為兩個名字太像。
所有回憶涌上來的時候,才發現時間真的過去了很久,我們不再是小甜心,而是老少女。
⒊
回憶這個東西是足夠神奇的,它催笑,催淚,所以才有了回憶殺這種說法。
說起來快樂男生也算是回憶殺系列,經歷了一段,比校服到婚紗還長久的歲月。
那些在回憶里塵埃累累的東西,我們不再愛,卻深愛過。
昨天聽電臺節目的時候,有一個主播講到了自己年輕時喜歡看什么書,
當時他提到了韓寒和郭敬明,說到看書,這絕對是90后不能繞開的兩個名字。我想當然的以為他會說他喜歡的是韓寒,畢竟從主流觀念來說郭敬明沒那么討喜。
他非常坦然的說到,那個時候他更喜歡郭敬明,因為這符合那個年紀他的喜好。
其實追過看過小時代的人真的很多,看完小時代長大的我們卻不一定還喜歡看他的書,因為我們不再是那個受眾了,我們和那些文字里的觀念不再匹配。
后來,我們不再喜歡那些,曾經讓我們癡迷的東西。
卻必須承認,那些失去光澤的事物里,有我們不能遺失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