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問過一句話
“你為什么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每次看你朋友圈分享的都很開心的狀態,小日子過得真滋潤。”
誰說的?
我上周還在為剪了個很丑的頭發而失眠好幾天
昨天還在為自己是不是在暗戀某個人而心煩
今天還在為淋了雨而生氣
現在還在為多吃了半包薯片兒懊惱
只是
開心的事情想要記錄下來
讓瞬間可以永恒
不開心的事情無需惦念
讓煩惱隨風而散
喜歡發朋友圈
前段時間經常看到關于朋友圈的討論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關閉了朋友圈?”
“離開了朋友圈之后...”
“關閉了朋友圈之后...”
......
老實說,突然一下子各種討論都堆起來討論朋友圈
很多看到了之后我都打開文章會大致看一看
看多了
甚至那段時間發朋友圈會很不開心
有時候,發了沒幾分鐘就會刪了
很奇怪
為什么發朋友圈的行為就被貼滿了“秀恩愛”、“炫富”、“顯擺”這些標簽呢?
我們不能是單純地和朋友分享生活、分享快樂嗎?
我們不能是單純地記錄生活、記錄心情嗎?
有一種人
TA熱愛生活
發朋友圈的本身就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
不為了別人的點贊
不為了別人的褒獎
而只是單純地自己記錄下來
以一種個人作品式的方式
“拍出精致的照片
調成自己舒服的色彩
配上適合當時心情的文字”
這就是個人作品
叫做《心情》
很羨慕幾種人
一、畫家
他們不管眼前看到什么
當時是什么心情
總是能用那雙巧手畫出自己的內心
二、音樂家
他們不管自己有過什么樣的經歷
對經歷有什么樣的看法
總是可以轉化成優美的音符
哪怕沒有人可以懂他們創作作品當時的內心世界
至少,當他自己看到或者聽到他的作品的時候
可以會心一笑或者潸然淚下
只為腦袋里浮現的情景
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成為畫家或者音樂家
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
也都可以用自己方式
創作自己的作品
來記錄我們的生活
為我們想要留住的那一刻的心情按下暫停鍵
何嘗不可呢?
在我看來
朋友圈的意義
就是為想要留住的瞬間按下暫停鍵
可以隨時回味
可以隨時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