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
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
依舊煙籠十里堤。
匪柳之無情,實人之多情,陵谷變遷,時世移易,對之,哀感沉痛,盡在其中。
草木不知人間事,春來還作舊時花。
草自萋萋,花自灼灼,鳥自嚶嚶,春景如斯,六朝如夢,彷徨四顧,楊柳堆煙,煙雨正朦朧。
河山無異,人事已非。是以有興亡之嘆,懷古之悲。
此嘆古今同。
猶記去歲,春杪,暮色蒼茫中,漫步洛城水畔,登樓寓目,傷逝懷遠。對瀍水悠悠,念十三朝往事,繁華綺麗,總成一夢,然草猶萋萋,絮仍濛濛,稚子釣翁,恬然怡然,自適澤畔。
所謂人世代謝,往來古今,始深了孟夫子昔年峴山之悲,亦知數千載之下復有悲悼如余今日者,思之,豈不痛哉?!一時感慨,遂落日樓頭徘徊有吟:
登高復臨遠,仿佛帝王州。
漢魏萋萋草,隋唐泛泛流。
柳花迷稚子,汀草隱漁舟。
莫話繁華事,彷徨正凝愁。
休言六朝如夢,人生亦如一夢耳!
去歲春暮,予嘗雨過甘棠,見湖畔垂楊一株,新綠乍吐,柳絲依依,拂水臨流,儼然舊時,又是一春。
立有間,遙望李公堤煙雨霏微中,去歲戊寅初見,已歷廿余載。物是人非,人事代謝如是,念之心驚,乃口占一絕,云:
湖上春風憶去年,
石橋垂柳兩依然。
李公堤上尋清夢,
廿載光陰渺似煙。
是亦有嘆:
無情最是甘棠柳,
依舊煙籠李公堤。
所以為此言者,感慨系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