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有些大了,我很難把它說好,但我認同這個看法。這是《鏘鏘三人行》中關于《中國詩詞大會》的討論中得來的一些言論,《中國詩詞大會》是由央視推出的一檔節目,節目主要是關于中國古典詩詞,既有趣味性,觀看者也有參與感,受到了很大的歡迎。我之前也看過幾期,多半是跟著參賽者一起猜猜詩詞,猜中的時候會很有成就感,就接著看了好幾期。看了《鏘鏘三人行》之后,有一些別的看法,想談談詩詞。
? ? ? ? 詩詞有一種見字如心的親切。
? ? ? ? 現在正是春天,當我看到柳樹有嫩芽冒出,青青的草也萌發著春意時,不禁會想到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有時看到桃樹結著粉色的小花,偶遇微風拂過,悠悠飄落一兩瓣時,又會想到“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 ? ? 就像一句話說過,你讀的書都在你的氣質里,也可以說,你讀的詩都在你的記憶里,小時候的強記背誦是痛苦的,但一旦背了下來,遇到相同的情境時,你會和詩人引發強烈的共鳴,你的語言可能是匱乏的,你就會一直想著有句詩好像是怎么說來著,一旦回憶到這句詩,就會拍著腦袋說“哎呀,這就是我想說的東西,怎么讓他先說了。”
? ? ? ? ?網上也可以搜索到這些詩詞,但你不放在心里,怎么能想起來這些似曾相識。
? ? ? ?詩詞還有一種治愈心靈的效果。
? ? ? ?悲傷時,讀豪放派的詞作,就會生出豪邁曠達的胸襟,“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心有郁悶,一杯酒難消,那就斗酒十千,消去萬古愁;糾結許多的小事情,放不下心里的執念,不妨輕輕吟一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呀,人生如夢,有多少執念是值得你放不下的呢,曇花一現的生命,不妨一路且行且歌,只問心靜。
? ? ? ?得意忘形時,不妨讀讀婉約派的詞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清凌的夜最讓人靜心,月色如鉤,掛起了心事,讀了這樣冷清的詩詞,一定能靜下心來,看看窗外之景。《詩經·邶風》里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死生挈闊,與子成說”的溫馨愛情,在我看來,它勝過千言萬語的承諾,若是處在熱烈的愛情里,默念了一句,就能像古人一樣,執子之手,默然懂得。
? ? ? ? 詩詞還有一種審美的提高。我喜歡顏色在詩詞里的應用,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新雨之后,仿佛空氣里還藏著灰塵的味道,自古色古香的木窗望過去,柳色青青,散發著木質的清香。柳宗元的《江雪》可以說是人盡皆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若這是一幅畫,定是美到意境里去了,天地間,白茫茫的一片,不聞人語,萬籟俱寂,只有江上有一老翁,獨自釣著,美到窒息的景致。
? ? ? ? ?記得有一次看知乎,說一首最讓你感動的詩詞,有人貼出了蘇軾的《記承天詩夜游》“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 ? ? 以前我看這首詩,不過寫到月夜兩人難睡著時,出來走走,只感覺景色寫的很美。但現在卻看到了“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知音難覓,遇到了是何其的幸運,哪里都有這樣的景致,可哪有能有兩人像我們這樣賞著庭院的夜,不說話卻都懂。
? ? ? ? 我以前也寫過一些小詩,很多人可能都寫過,一些調皮的孩子可能寫了好多篇打油詩,甚至還有自創的藏頭詩,但那個時候不懂韻律、平仄,只是照著字來寫,雖然少了規范,但娛樂或者書寫心情的目的達到了。現在有時還能在微博熱搜里看到小學生的一些神作品,歡笑之余,就思索著,小學生還可以寫寫畫畫,作些詩、作文,那我們也該動動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