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灼這種情緒,就像燃燒的火焰,任其發展的話,終將燒傷周遭的一切。降降溫啊,孩子。
16號之后,一晃快一周,一事無成。心里住著兩個小鬼打架,一個自以為百分之95的概率,就快穩了,另一個可勁兒勸說自己,這是非一即零的事,要等待,要淡定。于是,就出現了焦灼這種情緒,火苗越燒越旺,直至燃到盡頭。白天和晚上,被浸泡在微信群QQ群的信息洪流里,被各路看似可靠的消息轟炸,被短信和電話攪亂心緒…
好在,這個晚上出了豬廠的結果,跪了。大多數人的尿性,我的尿性,是總在結果赤果果地呈現時,才去反思之前。發現,咦,我哪兒做的不對。
即使內心理性的知道,焦灼毫無意義,卻還是控制不住那只靈活到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刷消息的手。這情景驚人的相似,以前喜歡上一個男生的時候也是這樣,一直盯著他的頭像,生怕錯過一條消息,結果大概也可以猜到。
我一直以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規則,不同情景不同人事,把握好度才至關重要。而這個度的掌控,是個玄學。適度焦慮,雖對結果毫無益處,卻也增添了生活的副歌,而任由其肆意擴張,只是徒增大功率的白噪聲,覆蓋其他旋律。被刺耳的轟鳴聲籠罩,如何譜寫樂章。
蘇秦姐姐的一句話說的很對,好的習慣總需要刻意訓練。貪嗔癡是人的天性,這是作為一種生物想要存活在這世上的本能。而若看過這各處風景,體悟過人世紛繁,可能心境會有一點點變化吧,或者說,天性可以被馴服。
大道理都懂,做到和做不到,才是區別。先定一個小目標、給焦灼這種情緒,降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