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百般不情愿,女兒,在你成人后的某一段時間, 可能會視愛情為天大的一件事。它興許會占據你生活的中心,令你茶飯不思。你可能會碰到一個“ 可惡” 的家伙,讓你日夜思念,而他卻好像沒有那么動心。 也許, 他也如你一樣動了愛情的心思,你們兩情相悅,卻又發現愛情之路并不平坦,你們在一起時總是矛盾重重,兩個人的想法經常南轅北轍。 這些,都會引發你的痛苦。 也或許,你會傷害其他男人,你沒有那么愛,卻在孤單時需要陪伴, 最終又不能委屈自己的心,轉身離開,心中雖有歉疚,卻也不愿用虛情假意去安撫。
這些,都不是什么好滋味, 但卻是愛情的常態。只有切身經歷了,才會明白,盡管沒有人愿意受傷,卻還是在愛情中落得傷痕累累。 即便是各行各業里最出色的女人,也經常難以幸免。被稱作“ 墜入人間的天使” 的奧黛莉· 赫本, 集美貌與優雅與一身,卻仍難避免老公出軌; 世界第一女記者, 法拉奇,在越南戰爭中歷經槍林彈雨的洗禮,采訪過全世界各國的風云人物, 竟然為了一份無果的愛情差點自殺而死。
因為,愛情從來沒有道理可講, 它沒有任何可以衡量的準則,也沒有輸贏之分。 即便有一天, 你經歷了失敗的愛情, 那也不是你的錯, 這是愛情的本質, 所以不要和自己的自尊心扯上關系, 盡早擺脫它的傷害, 去迎接新的開始, 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做到這一點, 我知道沒有那么容易, 但無論如何, 時間是治愈一切傷害的良藥, 也是幫你沉靜下來的有效途徑。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 你會有個發現,我不想贊美是好的發現, 甚至有點凄涼,那就是再刻骨銘心的愛情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平淡。 我想說, 這沒有例外, 只是時間長短的不同。
由此, 以婚姻為準則,世界上有兩種愛情,一種很幸運, 走進了婚姻; 一種很不幸,沒有走進婚姻。 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之后, 你可能會發現, 走進婚姻的愛情更不幸, 它可能會在瑣碎的生活中消失殆盡; 反而沒有走進婚姻的愛情更美好一些, 因為分開的早, 大家都在內心深處留了一點美好。這樣,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愛情和婚姻無關, 不一定要以結婚為目的去談愛情, 也不一定要在婚姻中把愛情看得過重。
那么, 愛情究竟是什么? 應該以什么樣的心態去面對它?
最完美的愛情應該是精神上的對等, 雙方沒有誰要依附誰, 卻心靈相通, 彼此了解, 因為沒有“ 依靠” 的需要, 所以既可以保持自我, 又能關愛彼此。 在這樣的愛情中, 雙方通過豐盈彼此的心靈,互相促進成長, 變成更好的人。
這種愛情, 遇到的可能性很小, 大部分人遇到的是通過外貌的首先吸引, 進而引發荷爾蒙大量分泌, 心中燃起激情, 努力地想得到對方,得不到會憤怒傷感, 得到了又會感到有些空虛。 也可以說, 大部分人沒有遇到過真正的愛情, 而是一種生理加心理的混合情緒, 卻又沒有一個名詞, 就假借愛情之情。
在《 少有人走的路》 一書中, 作者斯科特· 派克這樣定義愛情, “我的定義是: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愿?!??由此證明, 荷爾蒙分泌, 離不開彼此, 離開了會痛苦, 都不算是真正的愛情, 既然不是真的, 那就盡快走出痛苦吧。
即便如此, 愛情還是值得期待的, 哪怕是要傷害自己的愛情。 讓心受一次傷, 并不是壞事, 就像世界的任何事一樣, 經歷過失敗, 才會有成長。 更何況, 不管是哪一種層次的愛情, 都會帶來一些不同程度的美妙體驗。
因此, 我們可以對愛情存著這樣的心態: 它像生活中任何值得經歷的體驗一樣, 可以一試, 試過之后, 心中更加明確, 生活中你需要一個什么樣的伴侶。
這些令人難以忍受, 需要備受時間折磨的愛情終會教會你一個道理: 曾經以為比天大的愛情, 原來也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愛情, 絕不是生活的重心, 并且在面臨一些更沉重、更深刻、更有意義的事情時,它是會被遺忘的。
因此, 有兩件事需要從現在做起, 一是讀書, 二是運動。 讀書是幫助你了解古今中外, 大千世界, 做一個精神豐富的人, 這樣選擇愛情時才會更加明智; 運動是為了一個更加健康的體魄, 和更加開朗的精神狀態,它對與選擇愛情也有健康的幫助。 運動和讀書是相輔相成, 互相作用的, 運動之后會更專心讀書, 讀書之后也會更渴望運動。 并且, 這兩點都有助于治療失戀, 讀書多了, 精神不會空虛, 懂得在書中尋找一切問題的答案; 運動多了, 身體疲倦, 促進睡眠, 一切都不會想了。
要求你這樣做,是因為想要遇見好的愛情, 必要先做最好的自己。愛情的終極規則是吸引,你若是一條小溪,最好不要讓對方發現源頭, 這樣他會用一生的努力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