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讀《奇特的一生》。
? ? ? 也許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讀這本書讓我越來越感到的是如何做自己,如何成為你自己。
? ? "從他的總結中,可以明顯地感到他向某人或向某個對象做匯報的意愿。他是在匯報。那么是向他自己匯報嗎?"向自己匯報,對自己負責,這是很好的思維方式。我們似乎都應該向自己匯報,我們為走近自己的目標,實現夢想花費多少時間做了些什么。這些對實現自己有用嗎?我們把多少時間浪費在沒用的地方。
? ? 通過讀這本書,我似乎對自己正在干什么有了意識。
? ? ? "無論如何無法協調,時間統計法成了他即興演奏的樂器,用這樂器,他愛演奏什么就演奏什么。"這樣的比喻讓我特別快樂,就讓我們珍惜時間,把我們更多的時間變成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和事情。這也讓我更加理解了"你做什么,你就變成什么"。
? ? ? 讀書,讓我們覺得那些偉人名人是活生生的有苦有樂有悲喜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名字。在記憶中,很多人都只是和毫無生氣的嚴肅定理聯系在一起的,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讀書,讓我的沒有趣味的心豐富多彩起來。讀書讓我懂得了重塑自己,提高單位時間的效度,不再散漫毫無目標毫無意識的去做事情,及時調整情緒,調整自己正在做的不恰當事情。我開始向往著一位著名的學者,一位大師級人物那樣有規律,有計劃,有品味的從容又高尚的生活,心想變成那個樣子真幸福。
? ? 讀書,喚醒了我的靈感,我也曾是滿懷激情的人。而且我確定我現在比過去更有力量有辦法有韌性朝著夢想的方向走。絕不會再像年輕時一樣脆弱,不堪一擊,蒼白無力。
? ? 讀著讀著書,各種各樣不同領域不同性格不同人生意義的具有偉大人格的人在我面前站成了一個榜樣林,他們如此具有人格魅力不能不深深影響到我了。使我更在書的世界中沉醉癡迷,一路向青草更深處漫溯下去,今生不會再退縮回頭了。
? ? ? 書中有個問題:"誰能說清楚“人應當是怎么樣的”。我們從何知道人應當是怎么樣的呢?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但我回答不出此問題的答案。
? ? ? 雖然《奇特的一生》是不太厚的一本書,在微信讀書軟件上也只過400頁,紙質版的話還應會更少一些。但我似乎跟著柳比歇夫度過了他那漫長且著作頗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