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過這座山頭,故鄉(xiāng)全貌盡收眼底,除了零零落落幾處新修的磚房,一切依舊。也是這座山頭,承載了兒時所有的想象,總是在山腳下的村子里遙想山外的世界,每天清晨看著唯一一輛進出小山村的汽車慢悠悠的翻過山頂,又在黃昏時分晃晃悠悠的從山頂回到山腳。
近鄉(xiāng)情更怯!
不知道有多久沒有回去過,即使回去,也總是來去匆匆,不曾仔細端詳故鄉(xiāng)那有些疲憊有些滄桑的容顏,這份怯,也許是不能夠衣錦還鄉(xiāng)給故鄉(xiāng)添一份榮耀的卑怯,也許是在面對兒時的伙伴時無端生出“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的辛酸感慨,又或者是在見到當年一起追逐嬉戲的表兄表妹時,才明白“惜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是一段如此讓人嘆息的時光!
庭院深深深幾許?當初滿聚著溫馨和親情的大院,隨著外婆的離世,只剩下斷垣殘壁在風雨中搖搖欲墜,舅舅們隨著經(jīng)濟條件的好轉(zhuǎn)四散搬離,而瓦房上的炊煙仿佛還未曾散去,在記憶中飄飄蕩蕩裊裊升起,當年舅媽姨媽們聚在外婆的廚房里一起做飯一起閑話家常,大人小孩在院子里圍成幾桌一起享受美味和歡聲笑語,而這種盛景永遠都不會再有、、、、、外婆的離去讓外公愈發(fā)孤單也越來越像個老小孩,有時會問舅舅們要零用錢和零食,有時會背著鋪蓋卷離家出走,更多的時候是獨自坐在屋子里發(fā)呆,然后在火爐旁沉沉睡去。記得外婆走的那一夜,他獨自在院子后的竹林里嚎啕大哭,并一再要求子女們將外婆的葬禮辦得體面熱鬧,在吵吵鬧鬧中相伴走過六十多年的外公和外婆,不知道這算不算對愛情最好的詮釋?
當年的田野已經(jīng)荒草叢生,屋前開得濃濃艷艷的芍藥和牡丹早已凋零,在盛夏結(jié)滿果子的桃樹李樹已成枯木,那口開滿荷花的小池塘飄滿了落葉和灰塵,成為一池廢棄的污水。穿過歲月我仿佛又看見外婆在塘邊洗衣的身影,又看見外公在清晨踏著露珠背著滿滿一背青草健步如飛回家來,又看見小時候的我們在田埂上四處尋找刨回滿滿一兜沾著泥土的地瓜……可是一切景已非,事已非,人已非,從小一起打架一起逃課的舅舅們因為娶了性格各異的舅媽,關(guān)系變得無比微妙和敏感。當年一起放牛的表哥,我總是無比仰慕的看著他迎著夕陽的余暉吹出一曲悠揚婉轉(zhuǎn)的笛音,訴說著少年的心事,而表嫂日復一日的苛責終于將表哥變成了一個沉默木訥的中年男人,華發(fā)早生!夕陽、余暉、少年、牧笛,只能成為珍藏在心里的那副畫!
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似乎總是缺少了許多的溫情,而故鄉(xiāng),就是那個無論你走了多遠,無論你身在何方,想起時都倍感溫暖的地方,所有的漂泊,都會在歸鄉(xiāng)的那一刻,把生命最本真的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