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開家小店,生意還算不錯。經常有人問:你生意這么好,一年不得掙百十萬呀。我呵呵一笑,是呀,要不把店轉給你,你給我一年的利潤就好。
也經常有客人會和我們閑聊:看你們家開店這幾年,一直生意不錯,所以我也開了家,想自己朋友多,應該比你們更掙錢。結果,自己開了一年,虧的一塌糊涂,后悔死了。以后說死不做這生意。
很多客人不懂核算成本,自己粗粗一算,可以,掙錢,借錢投資??勺詈笥侄嘁允∈請?,一年辛苦下來,虧個三五十萬,太正常。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成本。
品牌服裝的進價一般是三五折,冬裝五折,非常有名氣的牌子六五折。到商場專柜都是全價,會員可能會打個九八折。一件小衫幾百上千的,買的時候還有割肉般的心痛。(關鍵掙的少花的多)。隨便買幾件衣服,錢就不知去誰家報道了。昨天十歲的兒子看我買一個包,說我怎么又買包,我當時就不開心:老娘累死累活掙錢養你,買個包犒勞一下自己,你還不憤,又不是花你的錢。
推算一下,專柜一天賣十件衣服,一件賺五百,一年近200萬的毛利,除掉開支,怎么著也掙百十萬吧。就這樣的推算還是保守的,生意這么好,說不定有時候一天賣三十件呢。生意真好做呀,錢真好掙呀,找關系進商場,自己也做個專柜吧。當老板就是好,天天玩,來錢快。
然后舉多年之儲蓄,拿出六七十萬找個好牌子就可以當老板發大財了。然后,出去找品牌,發現要代理費,加盟費,什么都不要的,要你一次進多少貨,并且只有一定的換貨比例,選貨時一定想清楚,不然到最后就是你的庫存。進商場,好的商場進場費要到25%到30%。包括水電,員工管理。當然還搞末位淘汰制,萬一你的銷量不好,你連在商場的資格都沒有。找員工的工資你得開,兩班倒,最少也得四個人。沒有高工資留不住人,除了高工資,還得好提成。聽說現在大牌都是廠家自己做商場了。個人做不下去。
如果按三五折進貨,加商場30%提成,員工10%的工資,已經七五折了。季中七折八折,換季三折、五折處理,已經處理掉你的一部分利潤。商場做大型活動,各位商家都參與,又是滿100減50.只能是保本。春天了還依然很冷,你的春裝賣不出去。秋天了還很熱,然后突然轉冷,你的秋裝也會積壓。賣服裝有時也靠天氣。要是哪年百年不遇的寒流來襲,倒是可能把你積壓多年的羽絨服處理干凈。
好不容易見到一點回頭錢,還得補號補色,進新款。生意紅火,然后開了兩年,你發現你的所有利潤都是一堆貨。還是過季的處理貨,恨不得兩折都處理不掉的貨。然后朋友們都說,你是女強人,你很厲害,你生意紅火,掙了許多錢,還故意低調。你只會呵呵。
曾經有一位朋友做了多年服裝,開了兩家店,說買不起一套房,(四五線小城市,房子便宜)。相信除了我懂,很多人聽了都會說這女人裝逼,又不找你借錢,至于叫窮嗎?
中間還沒有算上你個人的工資,你的資金使用成本,你裝修的折舊。各種各樣的淘神,方方面面的關系。這些還是假設你生意很好的情況下。如果你一天也賣不掉一件呢。曾經聽說一個投資上千萬的酒吧,一周沒有開張。最后做不下去,兩百萬轉了。拿一千萬玩半年,比包二奶還貴。
有一位朋友做餐飲。生意非常紅火。一位同學張口就借十萬。朋友說沒有。同學當時就生氣說:你買的青菜塊把錢一斤,賣出去就十來塊,你全是掙的。一年掙幾百萬,借我十萬都不舍得。他不知道,一個菜下來,員工的工資都占30%以上。他不知道,我朋友天天為錢煩心到什么樣子。因為投資,還有銀行近百萬的貸款未還。所有的好生意,都代表著質優價廉。質優代表著你的高成本,價廉代表著你的低利潤。大眾的餐飲,利潤很少超過15%。不可思議吧,一個一塊錢成本的青菜,賣到十塊,利潤不超過一塊五。
有時和別人真心交談,別人都一臉笑話,怎么可能?所有在做生意,正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只有那些相信老板好當,希望一夜暴富的人才不相信。你看到的只是表象。當你決定創業時,按成本真實的核算后再行動。
其實生意也沒有那么難做,知道許多傳統行業都是低利潤后,可以好好的堅持做下去,只要你不想一夜暴富。余下的你只管一步一個腳印走。
能到達金字塔頂有兩種:一種像雄鷹一樣,直飛頂峰。一種像蝸牛一樣,目標明確,堅持不懈。無論你是兩種中的哪一種,我都祝愿你成功。
新手寫這些年生意投資的個人感悟,你的喜歡和點贊,是我靜下來總結的最大動力。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