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除了領略異地風光,更多的,也是為了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次的新疆行,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地域文化。
? ? 美麗的維族女人
從火車站出來,就看到了很多包著頭巾的維族女人。她們的五官精致而立體,頭上包裹著色彩斑斕的絲巾,嘴里說著我完全聽不懂的維語。一直生活大東北的我,第一次覺得距離少數民族這么近。
走在她們中間,我下意識里是害怕的。緊接著,卻是好奇。我好奇他們的容貌,著裝,語言還有民族習俗,雖然完全不懂她們的語言,但并沒能影響我去觀察。
維族的女人大部分長得都很好看。最有特點的,應該是眼睛吧。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精致的雙眼皮,眼珠深深的嵌在眼眶里,眨眼時,眼毛忽閃忽閃的,眼睛像兩汪清澈的泉水。以前覺得迪麗熱巴,古麗娜扎都好美。來到這里才發現,美貌如她們,甚至超過她們的維族姑娘,真是太多了。
除了外貌,最吸引我的,要數她們的頭巾了。我平時會喜歡關注別人的發型,所以對她們的頭巾會格外的留意。走在街上,很多女人的頭上都圍著頭巾。對于她們,是一種宗教信仰或者是民族習慣,而在我眼里,就變成了單純的發型樣式。
她們的頭巾都系的很好看。有的是將頭發盤成一個圓圓的發髻,然后將頭巾隨著發髻的形狀卷起來。有的將頭發簡單扎起來,然后將頭巾折成三角形,兩遍對折系上,留下兩個長長的絲巾在胸前。還有的是將頭發辮上,然后將絲巾的三角放在腦后,兩段細長的地方在頭頂系上蝴蝶結。
當然,這頭巾的背后,應該會有很多的文化,因為我只是一個初來的東北姑娘,僅僅用眼睛看到了一點皮毛。所以描述難免淺陋。相信這些美貌維族姑娘,內心也有更多豐富的民俗,都是我用眼睛所看不到的,如果以后有機會,希望可以能更深入的去了解。
? ? ? ? 誠實的維族小伙兒
任何一個旅游的地方,都會賣一些獨具地方特色的東西。掛毯,無疑是新疆最具特色的民族掛飾。
小琪姐打算買掛毯,于是我們相約去了新疆的大巴扎。在那里,遇到了一個誠實的維族小伙兒。
小伙子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腮邊滿是胡茬留下的青黑。長得不算帥,但是笑容看起來很真誠。
我們問他掛毯的式樣,文化,價錢……卻發現小伙子一臉茫然的看著我們,有蹩腳的普通話說:“你們在說什么?聽不懂。”
我們把語速放慢,甚至每個字都停頓一下,最終,也只是聽懂了價錢。
我們試圖還價,又問他掛毯的材質,是不是都是羊毛?他又嘰里呱啦說了一堆維語,然后微笑著說:“還是聽不懂。”
說話間,他走了出去,我們都在詫異他去干嘛?原來是去搬救兵。不一會兒,一個維族女人走過來,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眼睛,神態都透著一股精明和和干練。
交談中得知她是來大巴扎拿貨的,也是賣掛毯的商家。我們問她掛毯的材質是不是純羊毛的?問她可不可以價錢便宜點?
女人稍微遲疑下,然后說,當然都是純羊毛的,百分之百的羊毛。你看著花色,這質地,如果不是純羊毛不會有這樣的效果。羊毛容易著色,不容易褪色,幾十年都沒有問題……她說了很多,普通話也很標準,我們溝通起來完全無障礙,可是,不知為什么,心里總是少了一絲信任的感覺。
這期間,那個小伙子就站在邊上,偶爾用維語說幾句話。女人走后,我們又嘗試問小伙子。所有手勢,表情,語言全都加上,只希望溝通更順暢些。再次跟他確認,掛毯是不是純羊毛的。
小伙子兩手一攤,微笑著說:“羊毛貴的很,這里沒有毛。”怕我們聽不懂,又說到:“這個沒有毛,羊毛,馬毛,什么毛都沒有,聽懂了嗎?”說著,拿來一塊兒精致的手工掛毯,指著說:“這個是純羊毛,要六千塊。你那個三百塊,沒有毛。”他認真的說著,我們三個卻笑得前仰后合。
小伙子跟那個維族女人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反差。我不知是該討厭那個女人的精明和虛假,還是該夸獎這個維族小伙兒的真誠。只是覺得,其實所有人都無可厚非,哪有什么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只不過,所處立場不一樣罷了。那個女人應該是在市面上摸爬滾打很多年,閱人無數,所以練就了撒謊都不臉紅的本領,而那個小伙子,應該是保留了少數民族心底那份質樸和純真。而對于我,全程并沒有因為溝通障礙而懊惱,反而增加了許多樂趣。
現在還不時想起小伙子說的那句話:“沒有毛,羊毛,馬毛什么毛都沒有。”而真正打動我,是他眼底的清澈和心底那份真誠。
? ?
質樸的哈薩克馬夫
對于哈薩克族,我之前并沒有太多的了解。依稀記得地理課本上,哈薩克斯坦是我國的臨國。來到這里知道,他們都隸屬于哈薩克族。在當地,哈薩克族口碑很好。大家對哈薩克族的評價基本概括幾個字,老實,質樸。初次接觸哈薩克族人,也讓我心底印證了大家的評價。
從那拉提草原出來,路上看到一個哈薩克族馬隊,我們幾個相約去騎馬。幾十匹健壯的駿馬,身邊站著哈薩克族的馬夫。他們并沒有穿我們想象中的民族服飾,穿著與我們無異。不過從長相和口音,就可以看出濃濃的民族風。他們的普通話會更差些,只能進行簡單的交流,不說話時,都會報以善意的微笑。
談到騎馬的價錢,一個小時要六十元錢,我們四個人跟他們講好一小時五十元。初上馬背,有些害怕,他們細心的把我們腳放在上馬的腳環里,用手拖著我們的后退上馬。坐定后他們隨即上馬,雙手環著我們的上身,防止墜馬。
沿途上會看見很多野生的黑加侖,山楂還有蘋果樹,我們新奇的不停追問,他們雖然不能完全聽懂,可每到一處,都會熱心的幫我們摘幾個野果子。小琪姐說到想體驗下馬跑起來的感覺,只聽馬夫對馬喊一聲,馬就一躍而起,奔騰在樹林里。騎馬到路線的終點,看到不遠處的草地上有好多牛羊在吃草,我們想過去拍照,可中間還隔著一條大河,于是就試探性的問馬夫,可不可以帶我們過河。沒想到他們一口答應,還下馬為我們拍照。
騎馬的過程中,只要我們身體傾斜或者遇到路面坑洼不平的時候,他們都會貼心的將我們扶正,護我們安全。最終下馬的時候,也是小心翼翼的扶我們下馬。
當然,我只是初步接觸了一下哈薩克族的人,所有的想法和看法都難免片面。但是,只是這一次初次的接觸,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微小到一個眼神,一個笑容,一個動作,都讓我體會到了質樸的味道。
這次新疆行,收獲頗豐。壯觀的自然景色讓我震撼,而濃濃的民族風情更是讓我流連。期待下一次的旅程,體驗不一樣的地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