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日子很慢,慢到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去一個遙遠的地方;如今日子很快,快到分分鐘穿越時空到達地球的另一端。以前家書抵萬金,一封家書歷經千山萬水、翻山越嶺才能抵到家人的手中;如今E-mail、微信、短信……所有的情感只要愿意分分鐘對方就收到了。方便了人們同時也帶來相應的諸多的不和諧因子。
我之前在網上賣東西,剛開始懵懂無知加了很多的人。后來一切慢慢的成熟了才發現那個時候的盲目給今天的自己帶來了很大的消息騷擾。由于我沒有刪除別人微信的習慣,所以我就把他們設置為免打擾,可是通訊錄里面類似的人太多了,防不勝防。這不最近的消息就特別的多。
我和你很熟嗎?你是誰?
這幾個人最近天天給我發消息。果斷設置為免打擾了,也許哪天心情不好就把他們刪除了。我一直以來最討厭群發消息的人。所以我從來不群發消息。不想成為那個被嫌棄的人。不熟悉的人就不要弄得好像和別人很熟一樣的。你只不過是僥幸躺在我通訊錄里面的一個代碼而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口號讓多少的人投身到各種賣當中。而千千萬萬的賣家當中群發產品信息的數不勝數。通過發關心,祝福類消息搏得他人眼球的也不在少數。然而在這樣一個信息過剩的時代那些所謂的關心和祝福就是甜蜜的殺手。
拿走你的祝福,話語都不通順。看著礙眼。
請不要在節假日問候別人,你不了解的人真的不要亂發。你可知道也許你的一句“……節日快樂”勾起了他人的難過的往事,快樂倒也罷了。可是又有幾個人會因為一個陌生代碼的群發消息動容呢?
你不了解我,你甚至不認識我,請不要急切的和我說那些很熟絡的話語,也不要給我群發“雞湯”我已多年不喝了,在老師那里在媽媽那里我喝了很多。你們的請收拾好拿走。安靜的躺在通訊錄里做那個安靜的精靈就好。
朋友也好,親人也罷。有事說事,沒事就安靜的躺在彼此的通訊錄里。大家都很忙,沒有閑功夫去看那些對自己無益的消息。
記得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里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能打電話就不要微信,能見面就不要打電話。微信只不過是一個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工具,不要讓時間被微信碎片化了。
有事說事,大事見面談,小事電話聊,嘮嗑那就微信唄。你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