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p是哲學家的類型;infp是最稀少的mbti類型;infp以風向星座居多;infp適合做心理學家……網上關于infp的類型評價數不勝數。
作為一個非典型infp,我的確喜歡探討內心,幫助自己以及別人發掘內心的問題抑或欲望,作為一個旁觀者,理性的分析這些情感的來源,感性的通過傾訴完成雙方的成長。這種情況隨著年歲的增長發生的越來越頻繁。從懵懂無知四顧茫然到四處碰壁拒絕交流再到一點點和自我和解,在一次次的情緒低谷探索內心的過程中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和成長,我完成了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
年歲漸長,我也漸漸不再對朋友這個詞充滿期待,可以說是一個悲觀者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人人都在忙于奔波,會停下來探索下內心的少之又少,有著相似靈魂的更是鳳毛麟角。所謂朋友,是一種利益交換的關系。我在你失戀無助的時候幫助了你,你自然會在我需要陪伴的時候來到我身旁。只不過這種關系包裹上了友誼這一冠冕堂皇的糖衣。受著當時某種激素的感染,我們昏了頭,以為真的有一種未知的叫友情的東西。愛情亦然。這世上一切的物質或者感情說到底都是一種比較和交換。有些比較表象,像婚姻市場上的籌碼;有些則晦暗不明,像愛情。
不再對知心人存在幻想,那就得靠自己了。有一句話,好苦啊,人生怎么能這么苦。其實認識到這一點自然就明了了,父母親人朋友終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走出這漫漫人生的只有我們自己,陪著一路吃苦的也只有我們自己。這也是我熱衷于內心探索的原因之一,了解自己真正的欲望和需求,好生待它,呵護它愛護它,你唯一的知心人。
扯遠了,說回來infp的事。承認自己身上有infp的一部分,我的確敏銳感性,熱愛美追求美,對于人際有些冷淡。但是不典型,是因為拒絕給自己貼標簽。人生有那么多種可能,世界上70億人,怎么會局限于區區16型人格。那么多人格測試分析,說到底是一種認識自我的方式。危險在于容易削足適履,給自己的不作為打上了所謂科學的標簽。你看我是infp,所以我一定有拖延癥……諸如此類。那這和反科學的星座說又有什么區別。
以上是對于infp的一些思考,也是和自我的又一次交流(你們要是理解成精分也沒辦法【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