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二)回憶
猶記得那年,白色的夏裝校服在校園里肆意的飛揚,就像飛翔在夢想藍天上的白云一般 ,在風的鼓勵下盡情尋找著自己的方向。你我書寫著自己的青春。
?老照片會染上時光的味道,而回憶會染上思念。
我的高中三年,奉獻給了一座地級市的第一中學。它坐落在這座城市4路公交終點站一個?安靜偏僻的郊區,有著將近百年的歷史。
初入,被它?頗有藝術感的大門所吸引。那時站在大門之下,仰望著藍天,覺得夢想觸手可及。
前景
由大門進不遠是屬于高一高二師生共有的白色教學樓。?右手邊那塊地,綠草如茵,兩個小亭子相望而立。斑斑點點的黃花點綴著綠地。由高空眺望可見綠地上站立著一個個大蘑菇,那是在按著園工的心意而成的裝飾品。伏地而起的藤脈用妖嬈的身軀包裹著蘑菇樹。春天,叢生的不知名樹木任由一朵朵花綴滿全身,就像一個個美麗的少女,可愛極了。
踩著兩個亭子之間的石板,一步一步來到文化廣場。文化廣場上的標志性建筑物下有個不大不小的水池。池里養著看起來肥美異常的觀賞魚。它們扭動著豐腴的身軀在水里游弋徜徉,自由自在。池旁,學生不顧條記用面包屑給觀賞魚喂食。
每每下課期間都會暴滿的小賣部
文化廣場對面是行政大樓,樓下是小賣部。
每逢早讀前和課間時候,幾十平方米的小賣部都會爆滿。擠滿了拿著綠色校園卡覓食的學生。當時在六樓上課的我們也會趁著課間10分鐘的休息時間跑去小賣部買上一袋零食,再喘著大粗氣跑回課室。
往往剛坐在座位上上課鈴就叮鈴鈴地響了。快速拆開零食袋,二話不說先往嘴里送上一口,在老師來之前迅速塞進抽屜。在剩下漫長的45分鐘里,舌頭上的味蕾回味著零食的美味,抽屜里傳出的香味,勾起了肚子里的饞蟲。心里默默地祈禱下課鈴快點響起。
適合發生鬼故事的生物園
小賣部旁邊是教學樓,教學樓過去是生物園。那個學生們口中所謂陰森森的,感覺像是會發生校園鬼故事的地方。
這座生物園的年齡大概與這座學校差不多,歷史悠久。其實,擱一個人即使是在大白天也是不敢到這里來的。
歷史的悠久,失修之下難免的破敗,加上繁盛的植物阻擋了陽光的滲透。這里的確是讓人覺得幽涼,陰森。加上第一任校長葬在這里的傳言,更是增添了一份鬼故事的色彩。身處其中,一陣陰風吹過,覺得后背的涼嗖嗖的。?
走過那面墻的春夏秋冬
說到生物園,那棟古樓的后墻。在那棟泛黃墻體上爬滿了整整一墻的爬山虎。密密麻麻的枝條,粗的細的交相覆蓋??。
春夏時分,綠意盎然,拂過墻面的微風似乎都沾染上了綠色,清新醉人。
秋風起時,綠到紅的漸變讓人不得不對大自然賦予的美麗發出一聲聲喟嘆,這幅濃郁的水墨畫中,紅色漸漸吞噬了綠色,占領陣地成為新一代的主人。
但是很快,紅色也漸漸退下舞臺,留下單屬于灰色枝條的藝術之美。
“快看!那里的爬上虎好壯觀啊!”遠處傳來一個女生的驚嘆。看樣子,她們是新一屆的學妹!學妹學弟們,相信你們也同樣會愛上這里的。
真是遺憾,自己的畫畫技術太差,不能將那番風景畫在紙上。
圖書館
毗鄰生物園,是一棟二層樓小建筑——圖書館。由石階而上,踏入圖書館圓形大門,兩側各有一個水泥切成的蓮池。
蟬鳴時節一到,池里沉睡的睡蓮便蘇醒過來,伸個懶腰,依舊倚著水面慵懶地打量著從旁而過的人。
一樓,是個避暑的好地方,大地被炙烤得發熱的季節來此處尋覓陰涼最合適不過了。坐在座位上,尋一份雜志打發時光,想想就覺得愜意。可惜,三年時光里我都沒有來這享受那“偷得浮生半日涼”。
那株紫荊花樹估計得成精了。如果真有個樹精,定會是個明媚動人的妖。大風起時,漫天的紫荊花雨是我見過最美的風景。雨后,地上零落的花瓣,只等化作春泥更護花。
沿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拐個彎就到了單車棚。里面停放著許許多多各種牌子型號的自行車。只是這里面再也沒有一輛屬于我的自行車。
單車棚對面桃李園里的桃樹和李樹是我們畢業那年栽下的。,那年我們班那顆桃樹開得特別燦爛。火紅的花,驚艷了時光。
桃李園右拐是高三教學樓的正門。在這棟教學樓四樓第一間教室就是12班。那個承載著我們夢想,青春與汗水的地方。在那里,我們度過了很多個日出日落。
教室最角落心愿墻下是我和我的同桌張麗麗的位置,前面是班長和他的同桌。
說來也巧,高三的第一節課我們就是坐在這個位置上的。高三的最后我們居然又回到了這個位置。這中間我們兜兜轉轉,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樣,讓我們再次回到起點。給高三化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畢業那天,同學們都在收拾東西。一摞摞的書在桌子上堆放了一年之后終于卸任。擁擠的教室突然變得空曠了起來,就像當初我們剛走入這間教室一般。
心愿墻上的五顏六色的紙在風的鼓動下颯颯作響,似乎是在鼓舞著班上的每個同學去勇敢的追逐屬于他們的夢想,又像是在向訴說著離別。
我從座位上站起來,伸手撕下了屬于我的那張留言紙。紙上用黑色水性筆寫著我的目標與期許。當初的寫下的目標至今還記得,只是那張紙不知道夾在哪了,怎么找也找不到。
如今,畢業已經兩年多了,寫下這篇文章的這一刻我才發現原來我對母校的記憶這么深刻。
?兩年了,聽說學校自行車道新載了幾十株櫻花,春天的景象很美,落櫻繽紛。
不知道姚老板是不是又在給新的學生講著我們聽了三年的笑話,不知道譚總在學生上化學課的時候會不會想起我們,我們班的某個人是不是成為了他新的教學案例,語文老師是不是風采依舊。
還有表面很兇讓人不敢靠近,實則內心很大姐姐的班主任。
不知道他們是不是還是老樣子。還有我背著夢想飛向四方的同班同學……
14年的寒假,我回過一趟一中。學校里,什么都沒變,卻也什么都變了。
那個教室還是12班。我呆呆地站在教室門口。望著桌子上堆得滿滿的習題冊和教科書。仿佛回到了當年。最角落里,心愿墻下,張麗麗坐在我的左手邊奮筆疾書,我沉浸在最新一期的《青年文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