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午睡醒來,正打算泡杯茶,翻翻閑書,一股暗香卻裊裊襲來,我知道它來自樓下,那株緊挨著我家廚房的桂花樹?;蛟S由于它身置樓宇林立的夾縫之間,同時鮮有陽光普照,所以金秋時節,暗香浮動之時,它那碧綠闊大的葉面上也似乎落下一層愁影,我心里也在為它暗暗嘆息。但今年它開得格外的早,發出分外的香了。像一位小而瘦的黃毛丫頭猛然出落成一個落落大方、渾圓豐潤的大姑娘了。都說“蟾宮折桂”,而我現在推窗就可以用手觸碰到它,站在窗前看著濃稠的綠葉包裹下,滿枝密匝匝的淡黃的小花瓣,在微涼的秋風中微微顫動,欣慰感也油然而生。
? ? ? 有人說如果植物是以單字命名,十有八九是中國native植物,而桂正是如此,它早在中國最古的神話故事《山海經》里出現了。故事說到,“桂”生在面臨西海的招搖之山上。而許慎在《說文解字》解釋“桂”的本意是一種貴重的常綠喬木,花朵奇香,白色如玉,精美成串,可作香料。我也在霎那間明白了“桂林”,“桂殿”諸如此類的地名的內涵了,桂木成林,香氣繚繞的殿宇,香從天外來,這大概是古人心中理想的香氣氤氳的仙境吧?但現實是處處是“桂林”,無處不“桂殿”,在小區、在街道旁、在馬路邊、在河堤旁……它的衣香鬢影,無處不現。即便如此,當秋風四起之時,它如約而至,引得人們注目流連。但我還是更加喜歡幽隱之地偏僻之處的那縷芳香,連舞蝶都不禁迷失了;暗香浮動之夜,仰望那一輪明月。此時窗外雨絲飄灑,冒雨尋桂的念頭驟閃。一路騎行,在距離縣城七八公里處的丘陵山地,一顆顆桂樹散布在繁華落盡的柿樹、果實累累的栗樹,團火流動的欒樹之間。在數量眾多、泛著淡黃的金桂襯托下,為數不多的丹桂更讓我注目。走近它,在灰白的云層下,在綠森森的葉片映襯下,一串串、一簇簇、密匝匝的紅色小花瓣從葉腋下向空中盡情伸展綻放,卻絲毫不顯張揚,再近些,沒有使人欲醉的秾芳,像一位天生麗質的美人,無需再涂灑誘人高貴的香水。這或許是花花世界里亙古不變的生存法則吧?大凡花香濃,色則衰,淡或寡味,姿必艷。難怪有一部好萊塢大片,取名為《聞香識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