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山上看風景,山腳下看風景的人也在看你
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集中時間來看一部小說,雖多次聽說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終于抽時間看完,感覺很平實。向浪矢老人咨詢的既有充滿玩笑意味的“如何不學習,就能考一百分--后來成了一名老師“,以及惡作劇式的”來自同一人的三十多封咨詢信“,也有”面臨未婚懷孕生子巨大壓力的年輕女子--綠河“,還有”不滿父親欠債準備全家逃跑的小孩--小披頭士“??吹降?,是別人的故事,往往也是自己的故事......
痛楚,成長過程中一種必然的相伴
雖然至今為止的道路絕非一片坦途,但想到正因為活著才有機會感受到痛楚,我就成功克服了種種困難。
面對三叉路口時,我們往往有了答案,再問,只是想確認自己是對的
很多時候,咨詢的人心里已經有了答案,來咨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所以有些人讀過回信后,會再次寫信過來,大概就是因為回答的內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樣吧。
關系,需要更多的維護
人與人之間情斷義絕,并不需要什么具體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有可能只是心已經離開的結果,事后才編造的借口而已。因為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系破裂的事態發生時,理應有人去努力去挽救。如果沒有,說明其實關系早已破裂。
時間,會治愈你現在的認知,而且在慢慢升華......
不滿父親欠債準備全家逃跑的小孩,多年以后對披頭士的重新認識;綠河的女兒對母親的重新認識;晴美對自己追求的重新認識;克朗的”重生“......
在給魚店藝術家的回信中,三人組合的雜貨店老板這樣寫道:
“你對音樂的執著追求,絕對不是白白付出。
我相信,將會有人因為你的歌而得到救贖。你創造的音樂也必將流傳下去。
若要問我為何能如此斷言,我也很難回答,但這的確是事實。
請你始終堅持這一點,堅持到生命最后一刻?!?/p>
然后,在火災中,因為救人,克朗到了生命的盡頭;
而他的歌與靈魂,卻得以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