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著《水滸》去旅游第二章龍虎山(2)

看完了緊張刺激的升棺表演,倆人的肚子都有些餓了。上岸之后,找了家人多干凈的館子就坐了進去。姚瑤說:“哥,昨天在火車上沒吃好,今天可得美美地吃一頓。您見多識廣,點菜的任務就歸您了。”

慧川說了聲好:“點菜也是一門學問,點好了真不容易,尤其是人多的時候。今天只有咱倆,少點幾個特色菜就行了。還有晚上呢,總不能一次就把龍虎山的特色都吃完了。”

龍虎山是道家祖庭,人杰地靈,特色菜確實不少。慧川先去看了看魚,只見魚缸里有一種不大的魚,通體透黃,游的正歡。服務員介紹說,這種魚叫黃角魚,是瀘溪河的特產,肉質細嫩,沒有小刺, 差不多三條一斤。 黃角魚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能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對頭發和皮膚特別好。慧川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問了一下,一份三條,趕緊點了一份。接著又點了一份贛菜中久負盛名的米粉蒸肉。這道菜雖然全國各地都有,但不得不承認贛菜是老祖宗。清代文學家、美食家袁枚,在他大名鼎鼎的《隨園食單》中,就詳細記載了這道江西名菜的做法。然后,慧川又點了一個名字很好聽的菜—六月熱凍,其實就是蒸蛋羹,只不過是用腌酸菜的漿水蒸的。慧川喜歡做飯,手藝也相當不錯,蒸的雞蛋羹,軟嫩光滑,一直廣受好評,但從來沒想到過用酸漿水來做,今天可要開開眼了。隨后又點了一個野菜筍絲湯,兩碗紅米飯。

姚瑤說:“哥,你怎么不點個南瓜湯呢?”

慧川笑了:“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想吃革命傳統飯,等啥時候你跟我去了井岡山再說吧!”

酒自然還是慧川贊不絕口的全良御液,依然是倆人平分,一人半斤。

贛菜雖然不在中國八大菜系之列,但歷史悠久,名氣很大。口味以咸香酸辣為主,但都不出頭,比較柔和內斂。江西人也喜歡吃辣椒,但比起湖南、四川,差得很遠,倒是和貴州、云南有幾分相像。三菜一湯一瓶酒,倆人酒足飯飽,頰齒留香,回味無窮。

慧川多年來,穿梭于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每到一地,總是會特意品嘗當地的特色小吃和美味佳肴,對中國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推崇備至,頗有心得。看著吃得津津有味、興致勃勃的姚瑤,慧川笑著說:“走吧,咱坐竹筏去,好好看看龍虎山的九十九峰,二十四巖,一百零八個景點!”

龍虎山的竹筏,每個可坐九名游客。今天游人不多,慧川和姚瑤的竹筏坐了六人就開船了。竹筏的兩頭各有一個艄公,手持竹篙,一身漁夫打扮。笑容可掬,格外油滑。船頭的那個,幾句開場白后,就厚著臉皮向每人收十元的講解費。這似乎已成了很多景區水上項目的慣例,武夷山、白洋淀、瀘沽湖,概莫如此。

在慧川的記憶里,只有四川成都蒲江縣的石象湖是個例外。石象湖中有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個寺院,名叫石像寺。湖水面積雖然不是很大,但卻“九溝十八岔”,如同水上迷宮。烏篷船的船艙里,桌上放著古色古香的茶壺茶杯,還有幾個小竹籃,裝滿了蒲江縣的特產—各種顏色、各種口味的米花糖。船娘的衣服、頭巾和圍裙都是藍底白花的,腳穿黑布鞋,看上去十分素凈。一邊搖著船,一邊緩緩的講著石象湖的故事。游客們喝著茶,吃著米花糖,看著美麗的風景,聽著船娘講的故事,如入仙境。而這一切,都包含在門票之內,不再向游客多收一分錢!唉!只可惜這樣的景區,如同鳳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啊!

姚瑤投來征詢的目光,慧川嘆了口氣:“入鄉隨俗吧!”

收了錢的船工,心情大好,一邊撐著船,一邊指指點點,講述著龍虎山和瀘溪河的故事,重點是龍虎山有名的“十不得”。

瀘溪河發源于福建南平光澤縣的原始森林里,沿途經過云臺山、象山、圣井山、上清鎮、正一觀、仙水巖、馬祖巖,匯入信江,再進入鄱陽湖,最后注入長江,全長286公里。在龍虎山景區的這一段,長度為43公里。河水清澈見底,水色碧綠,恰似一條蜿蜒曲折的綠色綢帶。奇峰怪石、青松翠竹遍布兩岸,坐在竹筏上,陽光照耀,清風撲面,如同置身于山水畫廊之中。慧川在湖北恩施、宜昌,都分別坐船游覽過當地的清江畫廊,那是非常美妙的經歷。即便如此,還是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艄公說,龍虎山令人賞心悅目的風景很多,最美的共有十處,在竹筏上都可以看到。當地百姓稱之為“十不得”。哪“十不得”呢?就是:

云錦披不得、道堂坐不得、石鼓敲不得、劍石試不得、丹勺用不得、仙桃吃不得、蓮花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仙女配不得、尼姑背和尚走不得。

有詩為證:

云錦飛掛彩門開,

道堂揚波帶福來。

石鼓無聲天外響,

仙桃甜美入心懷。

玉梳梳心不梳發,

丹勺水旱兩消災。

千里有緣仙菇現,

三生有幸石蓮開。

情侶峰下情永固,

仙女巖前上瑤臺。

龍虎山原名就叫云錦山,就是因為我們面前的這片五彩石山而得名。你們看,它多像一塊五彩斑斕的云錦啊!

慧川抬眼望去,只見這片石山:寬幅百丈,陡峭如壁,五彩斑斕,光彩如錦,就連河水也披上了五彩紗巾。

艄公說,傳說當年織女來到這里,與一個年輕英俊的艄公相愛,親手織成了一塊披肩,送給了艄公,做為定情信物。后來玉帝急召織女回宮,便留下了這件珍貴的紀念品。這就是龍虎山“十不得”中最好看的“云錦披不得”。

藍天白云,山青水碧,魚鷹成群,白鷺翱翔。竹筏順流而下,艄公唱起了山歌:“滿山的松樹青又青啰喂,滿山的翠竹根連著根啰。龍虎山上風光好嘞,瀘溪河水喲深又深啰喂。”歌聲隨風飄蕩,回音悅耳。

竹筏來到了道堂巖下,這里就是“十不得“中的“道堂坐不得”。這是一座60多米高的山巖,巖下水流湍急。臨水一面被河水沖刷成了一個很大的洞穴,很像道教做法事的道堂。

傳說在很久以前,這個巖洞前激流滾滾。過往船只,常被打翻,葬身魚腹。漁民船夫,避之不及。張天師來到這里,發現巖洞里藏著一只修煉成精的三腳烏龜,在此興風作浪,殘害生靈。張天師怒從心起,揮起利劍,將妖龜斬首。烏龜的腦殼順流而下,變成了不遠處的龜首石。從此以后,這里再也沒有翻過船。每當舟船經過這里,總能聽到一些聲響,或似敲鐘擂鼓,或如低吟淺唱。傳說這就是張天師在水下做道場,為過往船只祈福。

不遠處,一座石峰從水底凸起,孤峰獨秀,頂部渾圓,像一面巨大的石鼓,所以被叫作“石鼓敲不得”。 它又像一個巨大的蘑菇,所以也被叫做“蘑菇採不得”。

傳說這個石鼓原來是鉛山葛仙祠里的神鼓。這面鼓,一年敲一響,鬼怪發抖;一年敲二響,五谷豐登;一年敲三響,六畜興旺。有一天來了一個游僧,不懂規矩,連敲十響,驚動了天庭,玉帝降旨封存禁用。神鼓不服,一氣之下便跑到了龍虎山,在瀘溪河中安了家。

慧川小聲對姚瑤說:“艄公說的這個葛仙祠,在離這里大約150公里的上饒市鉛山縣中部的葛仙山上,也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葛仙山和龍虎山一樣,也是武夷山的余脈。葛仙山很美,奇峰、異石、云海、松濤,和黃山有幾分相像;東漢時葛玄在山上修道,后來成了神仙,所以叫做葛仙山。山上至今仍有試劍石、道人石、龍舌池、七星井、仙人足印等奇觀。站在葛仙山主峰眺望四周,九條支脈如九條蒼龍,蜿蜒曲折,遍布四周,人稱’九龍竄頂’。因為是4A景區,門票也不貴,只要30塊錢,比龍虎山便宜多了”。

姚瑤有些疑惑的說:“初中歷史課本里,提到過東漢的葛洪,和你說的這個葛玄是同一個人嗎?”

“不是。葛洪實有其人,在《晉書》里有他的傳記,是當時有名的醫學家、化學家,葛玄就未必了。據說葛玄是葛洪的本家爺爺。有一本書叫《神仙傳》,據說是葛洪寫的,里面把葛玄列入了神仙行列。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很可能是唐朝人假托葛洪之名寫的。因為志怪小說,從目前看到的史料記載,最早是從唐朝開始的。葛洪因為醫術高明,他的煉丹術被傳得很神,唐朝人把他奉為神仙,他爺爺輩的葛玄也被唐朝人列入神仙榜,還是有可能的。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咱倆也應該到葛仙山去看一看”。

這時,只聽得艄公又說:石鼓峰從側面看,很像一個人的剪影頭像。有人說像魯迅,也有人說像高爾基,所以一些有學問的人又把它叫做文豪峰。我讀書少,看不出來像哪個人。你們知道我們當地的娃兒把它叫么子嗎?叫哈巴狗!童言無忌啊!他們可不曉得文人的心思。算了,不說了,我們還是把它叫做石鼓峰吧!

然后又指著遠處山上的棧道說:看到那兩座離得很近的山峰了吧?那個地方就是我們龍虎山的“一線天“,走過棧道的都知道那里狹窄昏暗,還不停地往下滴水。長度大約35米,高度大約30米,寬度只有1.5米。從這里看,這兩座山峰就好像被人用刀一劈兩半。這是怎么回事呢?傳說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初來云錦山煉丹,土地爺不肯:“我的地盤我做主,你是哪里來的野人,竟然異想天開,想在我的地盤落腳?除非你道法通天,一劍把這座山劈開,我就依了你。”天師微微一笑,拔出寶劍,運了一口氣,一劍劈開了山峰。士地爺嚇得臉色發白,連忙拱手作揖:“神人神劍!在此修煉無妨。”所以說,這座山峰就是當年張道陵的試劍石,我們把它叫做“劍石試不得”。

再往遠處看,那邊的一座山峰,像不像一把勺子?傳說西漢末年,龍虎山有個怪人叫“綠毛仙”,他遍體綠毛,隱居在碧魯洞里煉丹,煉出的丹藥能治百病,用的就是這把大勺子。東漢時,張道陵來到龍虎山,太上老君奏明玉帝,將“綠毛仙”召回天庭,大勺子留給了張道陵煉丹用,所以這里被稱為“丹勺用不得”。

眼前的這座山峰名叫仙桃石,就像一個被咬了一口的大桃子。傳說這是孫悟空從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偷來的仙桃。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與二郎神打斗時,飛經龍虎山上空,被美景吸引,不小心將剛咬了一口的仙桃掉到了瀘溪河中,變成了仙桃石,俗稱“仙桃吃不得”。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443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30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07評論 0 375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81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59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0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63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5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8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8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2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2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9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75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67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