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素材組合成文章

我們經過觀察、想象、體驗積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再根據自己內心的樣式對素材進行精挑細選,可選出來的依舊分散、零碎、彼此沒有關系,依舊不能稱之文章。這就好比磚塊瓦礫還不是房子,螺絲齒輪還不是機器。

怎樣把這些用價值的素材構建成文章呢?接下來就需要“結構”把他們有機組合起來。

什么是組合?

組合一定不是素材的隨意堆砌,判斷一組素材是不是組合,就要看組合后是不是達到了1+1>2的效果。

好比一粒骰子旁邊放一疊鈔票,給人傳遞的信息就不僅僅是骰子和鈔票,還增加了“賭博”的信息。又好比一雙陳舊的布鞋后面放一雙蹭亮的皮鞋,皮鞋后面放一雙運動鞋,運動鞋后面放一雙童涼鞋,童涼鞋后面放一雙嬰兒絨襪,這幾個東西組合在一起就不僅僅是幾雙鞋襪,而是在述說一個生命歷程。清代王士禎的《題秋江獨釣圖》中“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這首詩應畫中的意境,巧妙的嵌入九個“一”,一件蓑衣、一頂斗笠、一葉輕舟、一丈魚線、一支釣竿,一寸魚鉤、一面歌唱,一面飲酒、一個老翁、一江春水,每個一都是一個景物,其他什么也沒說,但是獨釣者的逍遙自在被刻畫得活靈活現。這就達到了組合的效果。

組合有套路么?

有的人認為當下思維解放、文風自由,應該遵循“文無定法”。這種理解也對,但是適用于大有成就的作家,他們早把套路爛熟于心,已經可以隨意在套路里外舞蹈,巧妙的避開各種雷點,對于他們,文風自由是破繭成蝶的過程。而對于初學者,還是老老實實學習基礎、了解套路,從吐絲結繭開始,別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要飛。

組合有哪些方式?

并列式。把沒有因果關系到素材都陳列在臺面上。這些素材遵循一定原則,要就相似,要就相反。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每一句都寫了一個單獨的景物,山上沒有鳥飛過,路上沒有人走過,老翁在一葉扁舟上,在漫天風雪中釣魚。但四個景物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安靜、孤獨。合在一起就放大了詩人謫居永州后的失意和苦悶情感。

因果式。文章素材遵循前因后果的順序,不能改變順序,改變了就會改變文章中心思想。很多偵探小說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寫,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或小動作都會引起劇情的大反轉。

串珠式。有點像并列式,但素材被一根線穿起來。《西游記》就是這種方式,盤絲洞、高老莊、火焰山、子母河……中間都有一根線,西天取經。

穿梭式。回環往復,去了又回來。很多歌詞和現代詩就是用這種方式寫的,讓情感更加有力量。雖然是重復相同的文字內容,但是意思表達層層深入。

并列式適合寫景,波浪式適合敘事,穿梭式適合抒情。

組合的目標是什么?

如同盲人摸象,每個人都摸到了大象的一個部位,但每個人都不可能一次性摸完整。摸的人越多,信息組合起來就越接近大象的真實全貌。

寫文章也是一樣,一個素材來描述一件事或表達一種情感難免有失偏頗、份量不足,就要從不同的角度多搜集一些素材組合起來,才更具說服力。寫人讀書的感覺:“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三個階段、三種方式組合起來,相比較其中任意一種就完整多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作文六要》幫你打開寫作的開關! 我對作文一直很感興趣,但是我始終有一個懷疑,就是到底能不能...
    陳奕和閱讀 164評論 0 1
  • 1、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觀察、選取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作為作文素材;我們也可以現場“造米”,通過游戲競賽、實踐活動等豐富...
    行知樂閱讀 2,625評論 1 48
  • 張曉曉是個大美女,但她說自己快變成“黑老包”了!這究竟是咋回事呢? 你好,我是晁杰周易文案,今天繼續分享寫作干貨。...
    晁杰周易文案閱讀 142評論 0 0
  • 讀完本文約需35分鐘 各位好,我們今天講一本大人和孩子都會關心的書,叫作《作文六要》。 這本書我讀起來感覺很奇怪,...
    與孩俱進閱讀 1,498評論 0 1
  • 這本書首先是從一封畢業生來信開始。有一天,黃老師收到一個畢業多年的學生來信。結果他一看,說這封來信怎么寫得這么好,...
    公主的羽衣閱讀 2,40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