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了,是時候該對照年計劃小結一下。以往不太喜歡短時間內做回顧,生怕沒有什么可寫之處。幸運地是,今天能夠輕松地寫下來,這歸功于半年來對記錄的堅持。
寫下來,不是為炫耀,而是希望總結能成為一個加油站給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2014年的上半年,我在個人管理方面的收獲主要來自以下四點:
一、在目標管理方面,跟著計劃走
今年以前,我也曾做過個人計劃,但今年的計劃和以前不同——
(一)更具遠瞻性
曾經有段時間喜歡用“計劃趕不上變化”和“活在當下”去迷惑自己,不愿意做長遠的思考,所以做計劃單純而直接地從“日計劃”入手。然而,由于精力有限,不是所有日計劃行動都能順利完成。面對“哪個計劃該舍該得”的困惑,常常傻眼了。慢慢地,才意識到這種只做日計劃的做法有其局限性。
今年年初首先明確并寫下了個人價值觀和愿景以后,再據此制定了五年規劃和年計劃,這樣是為了讓自上而下的價值觀去統領和指導計劃。
(二)更具操作性
有時做年計劃會隨便寫幾個含含糊糊的內容,比如“做一個快樂的人”、“要踏實地生活”。這樣雖然顯得簡單,有操作上的靈活性,完成的標準全由自己判定。但是,只要深入思考,就明白這樣的年計劃既不成體系,沒有涉及生活工作的多個層面,造成無法全面發展的遺憾,也由于表述缺乏量化內容、不夠確切,容易導致實施欠缺動力。
今年的年計劃從家庭、身體、素質、興趣、工作、社交多個方面著手制定,避免厚此薄彼的可能。同時細化到數量方面的要求,再把年計劃再細化分配為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的行動任務,使每一天都有前進的目標。
(三)更有鞭笞力
以前年計劃因為近似隱私,于是被貪圖方便地記錄在日記中某一頁。等到本子束之高閣時,等到雄心壯志消磨后,大腦開始遺忘了當時的這些豪言壯語。所以,即使它們是以白紙黑字的形式被寫下來,也沒能抵御時間的洗刷和沖擊。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再次出現,今年的年計劃打印在A5紙上隨身攜帶,為的是可以經??吹?,時時提醒自己。
(四)常懷試錯心
以前總會覺得計劃定下來就一成不變,自己只需要對準目標勇往直前地跑就好了,因為懶惰而不愿意隔三岔五停下步伐看看腳下的路、來時之路。由于沒有定期回顧和總結的習慣,無法實時跟進計劃的進展情況,最后年底發現沒能完成任務時,也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今年以來,帶著一顆“試錯”的心去定期回顧總結計劃的完成情況,及時發現方向還是方法上的失誤并改進、調整。有了計劃以后,就像手里握著地圖,跟著地圖去尋找“寶藏”,遇到死胡同之類的就掉頭往回走,總結經驗教訓。重新換個路線看似回到起點,但自身的視野與思考已經變得更開闊了。
二、在行動管理方面,尋找厚積薄發的可能
在行動管理方面,上半年主要有三個關鍵詞——“時間開銷記錄”、“個人化小系統 ”、“習慣養成監督”。
(一)時間開銷記錄
上半年最令我感受到堅持的力量的行動是“時間開銷記錄”。2月份時,對個人時間統計分類進行調整,把原來的二級分類和一級分類進行組合,形成36個細項。因為類別上的精確,倍增了堅持記錄的動力。借助于手機軟件,終于把這個嘗試了一年多的習慣鞏固下來。
(二)個人化小系統
開始有意識地嘗試把一些事情流程化,形成做事的個人化小系統。這類事情通常是單調重復性的操作類事務,比如每周回顧、工作上的常用文書撰寫、房間衛生打掃。第一次做這類事情的時候沒有經驗,常常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錯。慢慢地,知道了哪些竅門以后,就把步驟明確下來,下一次再遇上按照既定步驟去執行,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把省下的時間用于思考等更為高產的活動。
(三)習慣養成監督
把需要每天要養成但還沒養成的小習慣集合在一起,制成《習慣養成監督》表格,以每月一份的形式打印出來,每天晚上9點定時檢查。這樣的表格類似于打游戲機時能看到的進程表,當某一習慣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后,給自己一點小小的獎勵,又是一種莫大的幸福。每一個習慣也許微不足道,但是每天一點一滴的堅持,總會有積少成多、厚積薄發的可能。
三、在物品歸整方面,做好分類與取舍
想要做好物品的歸整,是上半年自然而然的決定。在這方面有三個突破。
(一)分類底板固化
以前總是以為有一個萬能底板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全部東西都按萬能底板歸類就可以了。但經過實踐以后,發現不同的電子資料雖然可以萬能底板為主要分類方法,但在細節方面還是會有差別。上半年,重新把電腦里各個載體里的資料進行分類,包括電腦硬盤文件夾、網絡收藏夾、為知筆記目錄、360云盤和百度云盤,同時明確了各類信息資料在上述載體中存放的原則(收藏、備份、暫存等等),避免資料多處重復存放產生的心靈堆積感。
(二)衣物電子化
用手機把自己所有的衣服、鞋子、帽子、皮帶、圍巾等日常物品簡單地拍攝下來,并上傳至百度相冊,以多個標簽進行顏色、存放位置等方面的分類,完成個人衣物整理的電子工程。這樣既易于查找,又能對自己所有衣物做到心中有數,避免逛街時購入重復的款式。在這個過程中,常常會找到一些被遺忘的衣服,感慨“原來我還有這件衣服”,同時把以前不舍得扔又用不著的剔除出去,捐給慈善機構,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三)舊物“斷舍離”
“斷舍離”就是要減少人對物品的依賴性,提倡生活中盡量保留當下必需的物品。上半年,因為樹立了這個理念,決定幫助娘家做好“斷舍離”工程,因為媽媽節儉,平時家里積攢了“以為猴年馬月會用到”的東西。為了完成這個項目,把各個角落清理的行動分配到不同的日程里,有時間就清理一些,每次都能夠扔掉很多垃圾。在清理中,深深地感受到這是一個很累人的過程,從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亂買東西。減少不必要的物品以后,拿取的便捷提升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避免因為尋找物品而產生煩躁的心情。
四、在知識管理方面,在輸入的同時堅持輸出
上半年,在知識管理方面,懂得知識重在運用,通過堅持書寫、參與分享會等形式去爭取輸出才是王道。在這方面有堅持量化式記錄,雖然數量并不驚人,但已經比往年有了很大的進步。
(一)在知識輸入層面,共完成——
1.背誦《心經》和《道德經》
2.閱讀書籍25本
3.自學系列公開課視頻2門
4.觀看電影11部
5.觀看系列紀錄片4部
6.聆聽各類線上分享10期
7.聆聽各類線下育兒講座6場次
8.年初獲得清華大學MOOC《財務分析與決策》課程的電子證書
(二)在知識輸出層面,共完成——
1.撰寫個人成長文章10篇
2.撰寫寶寶來啦博文175篇
3.完成年度調研論文1篇
4.堅持6點手寫晨間自由寫作27次
5.參與線上分享3期
6.參與線下分享2期
7.每天堅持手寫個人日記
8.5月中旬開通個人成長微博,建立YY頻道
9. 6月份發起“汕頭幸福成長沙龍”同城成長組織,并設立了微信公眾訂閱號等相關的線上配套工具
歸結起來,上半年在個人管理方面的做法,都是為了完善了個人系統的運行狀況。和半年前相比,現在目標更為明確,心靈更有秩序感,生活和工作更為條理化,整個人明晰了不少,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當然,個人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許多需要努力的方向,面臨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
下半年需要考慮處理好的個人管理事務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下半年寶寶出生以后,需要處理的事務更為繁雜,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的沖突,調整好行動管理去適應新情況、新變化;
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找到自己有潛力的方向進行有效的精深練習,舍棄其余的愛好與興趣,做好精力的合理分配;
三是以往讀書太雜,沒有主題方向,如何堅持深入的主題閱讀,做好知識管理的輸出和創新。
期待自己在下半年能夠找到答案,更期盼各位大牛給一番醍醐灌頂的指導。
@發憤的草莓?(?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014study)
關注?個人管理、楷書、育兒
喜歡?讀寫、涂鴉、竹笛、EOP
堅持?做日計劃、周回顧、記錄時間開銷、手寫活頁日記
發起?汕頭幸福成長沙龍(微信號gerenguanli)
轉載本文請注明作者與微博網址,謝謝!如果您覺得本文讓您有收獲,不妨花1塊8毛8打賞一下作者,——》[猛戳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