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石頭孩子的文章《我們把孩子培訓成了“成才”為什么卻喜歡“許三多”?》。又聽了樊老師的《我的情緒為何被他人左右》的讀書分享,就打算寫下今天這篇文章,來回應他們的付出。
《士兵突擊》是2006年12月份播出的,成為熒屏爆款,被業內譽評為“奇跡”。全劇沒有狗血劇情,全靠一腔熱血,甚至連一個女人都沒有。從首播到現在10年了,16年看了10幾次遍,之后平均1年2遍,這樣算下來看了30次。
我為什么喜歡這部劇呢?主要原因是生活中大家都想當“成才”,而我卻想做“許三多”。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就想到了他,于是就上網看一遍精彩片段,有的時候就從頭到尾看一遍。最喜歡的情節就是演習時,許三多活捉元朗的那段對話,很經典!
現在科技發達,我們進入了互聯網時代。“成才”也就越來越多,大家不必再做很多事,只要有手機就能辦到。“許三多”的口頭禪:“我可笨呢,一旦換個環境,就跟死了一次似的。”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后卻完成了演習任務,這也就是他身上具有的一種精進學習的能力,勇于挑戰身體極限。
原因是他敢于面對現實,能夠和不舒適和平相處,從中找到快樂。老團長問他最近在干什么?他的回答是“在看書”,運用從A到Z的順序讀書方法,估計也就只有他了。沒有想走捷徑的想法,這其實就是勤奮好學。
還有一幕是“成才”在比武考場上,每個考題都能答上來,但是當“許三多”回答的考試題是不在考試范圍內的,依然可以完美作答。其實糾其根源,就是伴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忍耐力和自制力變懶惰了。我們遇到事情,更喜歡問,而不是回答。人們都希望可以找到捷徑,于是就涌現出很多“成才”,家長也希望自己孩子長大以后像“成才”一樣,到什么時候,干什么事情。但是其實他們并不開心,也很難成功,這就是為什么“成才”被“元朗”退回的原因。大家現在缺乏的就是走出舒適區,挑戰自我的能力。
今天小伙伴們組織滑雪,我卻由于身體原因沒有參加,其實這都是借口,只要你想改變,通過刻意練習,一定可以達成。加油吧,小伙伴,讓我們走出舒適區!消滅懶的思想,心動不如行動!
謝謝大家支持,祝大家生活有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