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確實是煩。感覺越來越退步了,原諒不了自己這么重大的全盤失誤。或許還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了,所以愈發的不開心。
的確秉承了心情不好就寫不下去作業的風格,就連提起筆寫作文也僅僅是寫了一句中心就不想寫了,索性就放棄了。
還是很喜歡我寫下的這句中心,這句蘭德的詩很是應景——“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被無數曾經的手下敗將們超越,確乎是有些令人難以接受。這次被稱為“零模”的考試,也的確是讓我有些失去希望。
無比有把握的文科成了最大的滑鐵盧。真是啼笑皆非。不知道傾注了多少精力,換來這么個結果。
別人說我“自以為是”,我卻覺得這個詞并非貶義。我只做我認為對的事情,這不是自負,而是清醒。
我常覺得,我身處的生活是泥濘。所有的看法都是由成績決定的,武斷而不堪。我又深陷其中,拔不出腳。
今天回家路上,一直在埋怨自己,最終的落腳點都是“為什么那么在乎別人啊?”
我常勉勵自己“我們曾如此渴望別人的認可,到頭來卻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只會說,不會做;只會想,不會做。這或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吧。
仰望星空,靛藍色的底襯上是如鉤的月,皎潔寧靜。低望大地,面前還是喧嘩吵鬧。
我是如此喜歡馬車這個喻體,它代表著一往無前。我愿意把歷史比作馬車,把時間比作馬車,把所有讓我面對起來渴望追逐卻無可奈何的事物通通比作馬車。
生活的馬車絕塵而去,我一樣無可奈何。能做的,只是向前追逐。
有些事情,不知道終點是哪里,結果會怎樣,但總是要做的。
只不過,一路上,“眾人察察,我獨悶悶。傫傫兮,若無所歸”才是我想要的。看似不諳世事,卻仍處于世。
“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的返璞歸真。”
赤子之心不會因他人的評判而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