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越
你,信命嗎?
我不信,也不想信。
王小波說,“我不相信人會有所謂的命運,但是我相信對于任何人來說,‘限度’總是存在的。再聰明再強悍的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也總是有限度的。”
說得再多,誰也不能預測自己或別人的命運。下一秒的命運,只有在下一秒才能知道。人生中最難命定的就是命運,不需要為此在迷茫的黑夜輾轉。
王小波的《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描寫了老人與命運搏斗的片段:
? ? “魚把他拖到海上去,把他拖到遠離陸地的地方,在海上與老人決戰。在這場魚與人的惡戰中,魚也有獲勝的機會。魚在水下堅持了幾天幾夜,使老人不能休息,窮于應付,它用酷刑來折磨老人,把他弄得血肉模糊。這時,只要老人割斷釣繩,就能使自己擺脫困境,得到解放,但這也就意味著宣告自己是失敗者。老人沒有做這樣的選擇,甚至沒有產生過放棄戰斗的念頭?!?/i>
? ? ? ······
? ? ? “到刀子又折斷的時候,似乎這場戰斗已經結束了。他失去了繼續戰斗的武器,他又遇到了他的限度。這時,他又進行了限度之外的戰斗:當夜幕降臨,更多的鯊魚包圍了他的小船,他用木棍、用槳、甚至用舵和鯊魚搏斗······”
細細思索,《老人與?!分杏泻芏鄰姶蟮碾[喻。老人象征著不向命運低頭的勇士,一片浩瀚大海象征著唯一一次的生命歷程,風暴和鯊魚是隨時有可能面臨的困窘或災難。駕一葉方舟,我們都是生命大海的點點白帆。
? ? “老人回到岸邊,只帶回了一條白骨,只帶回了殘破不堪的小船和耗盡了精力的軀體······有人說老人桑地亞哥是個失敗了的英雄。盡管他是條硬漢,但還是失敗了。”
這是一些人的看法,而王小波有不同的解讀:“在人生道路上,‘失敗’這個詞還有另外的含義,既是指人失去了繼續斗爭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類向限度屈服,這才是真正的失敗。而沒有放下手中武器,還在繼續斗爭,繼續向限度挑戰的人并沒有失敗?!?/b>
或許很多人不理解失敗這樣定義,那就是:真正的失敗是失去勇氣和信心,輕易放棄挑戰限度。
我們不在意限度只在意成功,那么失敗在我們眼中就顯得更淺薄,我們就更容易被失敗打敗。
當一個人在無限接近自己所能承受的限度去挑戰未知,他就是在無限地接近成功、遠離失敗。在這個思路上,成功與失敗沒有明確的界限,兩者之間更像是一條漸進色的彩帶,因為他早已把挑戰、抗爭當成自己的信仰,而不僅僅局限于或成或敗的深慮。
? ? ? “他和其他所有人一樣,是強悍的人類的一員。我喜歡這樣的人,也喜歡這樣的人性?!?/b>
這樣的人性是高貴的。在當今宣揚成功的時代,人們最迫切看到的是成效、結果。
人類的成長不僅僅在汲汲渴求成功中實現的,而更多源于挑戰限度、打開未知與神秘的本能上。生命的限度需要名利之迫去拓寬,但更廣袤的領域還需要這樣的人性去延展。
誠然,使自己內心遠離得失之患是不可能的,世上沒有百分百的事。
我們做不到遠離名利紛擾、不食人間煙火,我們只能讓自己的生命多一些思考,多一些這樣美好高貴的人性,注重生命的體驗,也算是為有限的生命留下無限的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