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那么,我們看到的世界,就一定是真實的嗎?我們先來看看心理學上的三種效應。
第一種叫聚焦錯覺。大腦的注意力資源有限,當有人刻意引導我們關注某個元素的時候,即便這是個無關因素,只要我們把有限的注意力投注在上面,就會誤認為這個元素很重要,并且把這個元素和我們正在思考的主要信息不自覺地關聯起來,這就是聚焦錯覺。
比如說我們去商店里面買一件衣服,如果服務員跟你不斷的強調今年流行的顏色是綠色,而這款衣服是新上市的流行款。那么這個時候,你的注意力可能更多的是聚焦在衣服的顏色上面,但是卻遺漏了衣服的材質、款式等其它重要的因素。
又比如,你去買一套房子,房東可能會跟你強調他房子的朝向有多好、位置有多方便。那么,這個時候你的注意力聚焦的焦點也就在房子的朝向與位置上面,但是你可能就會忽視房子周邊的環境或是房子的價格等其它方面的因素。
由于一個人的注意力永遠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最終選擇什么,往往取決于我們在作出決策瞬間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什么地方,這種聚焦錯覺,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無法避免的。
第二種叫確認偏誤。意思是說,我們平時觀察世界,并不像科學家一樣以事實為根據、根據事實產生觀點 —— 我們是像律師一樣,先有觀點,再用新的事實去支持自己的觀點。
比如說生活中最流行的星座預言。每一個星座的人都有一些特征。比如說你這個星座的人有固執的特征,那么,你就會從自己的生活中不斷地去搜集自己固執的例子與證據,來證明自己的確是固執的。但是如果說給這個星座的人貼上一個靈活的標簽,你同樣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搜集到自己靈活的事實與依據。
又比如說,我們如果認定某個人對我心懷敵意,那么,我看他做什么事情都覺得是針對我,都覺得是不懷好意的,甚至人家對你做了一件友好的事情,你也覺得是另有圖謀。
又比如說,有些吸煙的人堅持認為吸煙無害于健康。那么,他們就會從生活中去尋找一些吸煙但長壽的例子,或者是雖然不吸煙但是健康很糟糕的例子。他們卻忽視了影響健康的因素其實很多,不只吸煙這一個維度的因素。
第三種叫所謂認知失調。意思就是當你發現你的行為和你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不相符的時候,你產生一個幻覺來解釋自己的行為。認知失調有三個要素:自我形象、行為、和幻覺。認知失調的觸發,是行為和自我形象不符;認知失調的結果,是產生一個幻覺。
上世紀五十年代有個教派,相信某月某日是世界末日,說信這個教的人到時候會被外星人派飛碟接走,而所有不信的人都得跟地球一起毀滅。結果真到了那一天,飛碟沒來,地球上啥事兒都沒發生。教徒面對這個情況,理性的反應,應該是檢討自己是不是信錯了。可是每個人心目中的自我都是聰明睿智的,一個聰明睿智的人怎么會信錯了教、還信得如此投入呢?所以教徒們就不能承認自己信錯了教,他們給自己找了個解釋:并不是我們的信仰不對,而恰恰是我們的信仰感動了外星人,所以世界末日被推遲了!
這個癥狀,就是認知失調。
生活中認知失調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今天你的工作效率很低,那么你就會解釋為因為今天天氣不好,所以影響了我的心情。又比如說,你在追女孩的時候,如果你發出去的信息,對方長時間沒有回復,那么,你就會解釋為她一定是在忙特別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因為她不愛我。又比如說,這次考試沒考好,我們經常都會解釋為運氣不好或是發揮不好。
人是最自我的一種動物,也是最擅長于自我合理化的動物。我們往往以為我們自己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但是由于人具有聚焦錯覺、確認偏誤、認知失調等局限,我們看到自認為真實的世界,其實也只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一個被我們的偏見與執念所扭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