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Being,是在Co-active Coach 上,Being 和Doing 是一對的。之后一直不斷的嘗試理解,但更多時候糾結在做和不做什么。
很多時候,Doing Nothing是我最大的挑戰,怕沒事做,不能創造價值。而父親也是這樣的人,所以我們每每有爭吵,都是因為我覺得他做太多,而他也堅持如果我不讓他做事,他跟我生活在一起就是沒有價值的,前幾天是我第一次用“你在就是有價值的”來反駁他的。
此時,我工作上也遇到了新的挑戰,剛好Hide San老師來北京舉辦Active Hope 工作坊,我去見他。而我發現,只要見到他,這個空間就慢下來,我可以講我的近況,他認真的聽,然后總是一兩句話,一兩個Key Word,就平息了我的萬千思緒。年初時的“柳”,這次的“Sunshine”, 都讓我深深體會一種Being的狀態。而這次他也給了我Doing的建議,Sharp and powerful in such an intelligence and beauty way.
So, 當我覺得 My 50% of being resource is actived and also my hope of doing is actived, which linked bigger social responsibility.我的內心無比平靜。(創業型中小企業的教練+管理咨詢,以螞蟻之力通過影響國家的每個人善用國家資源).
落筆之前,原來上一篇已經為這一篇開了序:既不是睚眥必報,也不是縱容惡性,而是勇猛精進的創造善的世界。 Be passionate, gethering together, Leverage.
每個人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active this resource and active 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