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小朋友們參加高考的第一天,一大早高三年級所有老師集中考點給學生加油!到考點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已經刷身份證進入考場,看著他們的表情感覺情緒穩定。
想想十八年前自己的高考第一天也是考語文。已然記不得作文題目是什么,但卻記得是用擬人化手法寫的作文。當時在考場上我就想著作文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想著怎么讓閱卷老師耳目一新。事實證明當時所采用的方法是正確的,在所有科目中語文成績是最高的,而語文考試從落筆到最后提筆幾乎是一氣呵成,考完感覺很好,為后面的科目開了一個好頭。
每年語文考試一結束,大家都會去了解作文題目。縱觀幾年的高考語文作文題都是閱讀材料然后自己分析立意寫作,不限題材,不限文體。既能夠讓學生寫出心聲又不會離題,感覺就是圈在里面怎么發揮都好。所以看誰審題最準確,寫的點最吸引人。
作為一個文科生的我,說起數學很是慚愧。幸好讀書的時候對數學并不排斥,還能跟上老師的腳步,掌握好基礎的知識。究其原因一是當年的數學老師太嚴格了,二是逆向思維運用的不錯。結果導向來找條件解題,這是我慣用的解題思路。當年的高考數學做到最后一道題,雖然那道難題我只寫了兩個步驟,竟沒想到還對了兩分,想想也是奇妙。
第一天考完,看到他們還在群里調侃班主任就曉得狀態不錯。希望明天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