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晚,作為溫江樊登書店的講座嘉賓:成都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高志剛將“讀書,是謀生還是謀心?”拋給在座的書友時,整個書店頓時沸騰起來。
90后的小伙子“黃粱一夢” 作為一個心理專家,他認為讀書就是謀心,給自己的心靈找一個釋放的出口,這是每個人都崇尚的精神追求;80后的張波認為,讀書,首先是謀生,生存才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只有讀書,才能站穩腳跟,爭取在社會上實現自身的價值。
兩位漂亮的美女給出了這樣的觀點:作為70后乃至60后,讀書首先是謀生,時代賦予她們只要認真讀書就可以魚躍龍門,當多年的奮斗使他們成為城市的中堅力量后,閑暇時,聽樊登讀書會,參加各種有益有趣的線下活動,結交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愛書朋友,成了打麻將、廣場舞外的又一樂趣之一,唯有讀書,能夠找尋精神家園,帶來精神慰籍,這個時候,才談得上是謀心。
高老師望著熱情洋溢的書友們,通過追溯人類演變,透過歷史長河,從人性觀點、哲學觀點,闡述了人和書籍之間密不可分的親密關系,這也是每個人謀心的一種方式。
春寒料峭,夜色深沉,在高老師的侃侃而談中,書友們沉浸在謀心為上的書香范圍內,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周日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