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玨奕
家有四歲男寶的全職媽媽,有著自己的夢想
有著五年時尚行業上市公司華東區核心講師經驗
持續走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之路上
開辦「女神修煉營」,創立「七月進化社」
只是想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影響身邊一個又一個的你。
讓我們一起,把自己的世界進化得越來越美好。
上個月26號,我花了3000元進了知識型IP群,乍一看的感覺,還真的是花錢看一堆人每天在那聊不完的天,只不過聊天的那些人是有著各種頭銜的咖而已。
不過,看著看著,看人聊天看出了門道,聊著聊著,跟人聊天聊出了機會。今天要寫的也并不是IP營,僅僅只是因為我在IP營里看到的一句話:
“人到了30歲以后,不要總想著學習和成長,而是成果和輸出。學習就要學會別人的思維方式而非套路。”
是不是跟你三觀有點不符,古人不都說人活到老學到老嘛,怎么就過了三十歲,就不要想著學習了呢。只是想想現在的人的學習,有多少人是在真的學習,還是僅僅為了緩解自己面對碎片化信息時代的種種焦慮。所以捫心自問一下,你是不是在假學習。
突然有一天,我不想再不停得報課了,知識是學不完的,我想讓別人來上我的課。原因很簡單,我想看看當初的我還在不在。我已經離開職場一年了,這一年,我除了報課學習,就是在陪娃顧家,哪里還有當初為了一個項目,不眠不休到天明的那股子干勁。
我的確只是一名菜鳥,仗著自己在社群混了幾天,就突然妄想要開自己的線上訓練營。凡事都會有個契機,而我的契機,僅僅只是因為是3.8女生節想在我好朋友的圈子里做一場關于女性形象的簡單分享。
“
既然要做分享,為什么不把有需要的人都放在一起做呢?
既然已經決定要做一場大范圍的,為什么只做一次一個小時的分享呢?
這一個小時之后,聽過課的人是不是又都從哪里來回到哪里去了呢?
我要做一場優質的有粘性的訓練營!讓聽過我課程的人,從此記住我!
”
這是我準備開始做這件事情之前的內心對話。
從一個小小的念頭到一個大大的決定,就只是在一個瞬間。自那瞬間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必須提上日程。3月8日,我定下了第一期訓練營的時間,8天后,3月17日正式開營!
3月8日,我給我將來會存在的社群取名為「七月進化社」,公眾號同步更名。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那你就應該要學習了,希望你能進化成自己心中的那個overman,這就是我當初腦袋中的一個取名的想法。
3月8日,中午,我去買了一部華為的手機,注冊了另外一個微信號:七月,因為今后,處理群事務必須要有一個小助手出現,而那個小助手就是我自己。
3月8日,下午,我發出了公眾號「七月進化社」的第一篇文章,也就是首期《女神修煉營》的推文
3月8日,晚上,在我經常活動的幾個小群里,開始發紅包要求大家幫忙轉發。
3月9日,我開始一對一紅包私發,只想讓我的這一篇推文不小心被一個正好需要的人看到。
那一天,我的朋友圈被我的這篇女王頭像的《女神修煉營》推文淹沒,隨之帶給我的是無比震撼的感動,因為這些轉發鏈接的前面,是一句句走心的真誠推薦。不論結果,有你們這群鐵蜜好友,我也值了。
事情真的會按照我預想的進行嗎?
當然不會!哪有人那么傻,看個鏈接就自動交錢報名的。的確,除了幾個好友為了支持我,無私得奉獻了她們的信任和金錢,再無其他動靜。
這個時候,我想到了抱大腿,可到了真正需要大腿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身邊一條可以讓我抱的自帶流量的大腿都沒有。
那種絕望和無措,此時想來,是真真的難受。似乎也只有在經歷一點內心的焦灼后才能讓你的大腦受到點刺激從而飛速運轉。我開始尋找各種可以讓我的課程出鏡的機會。我為什么不借助平臺推課。尤記得我收到別墨跡和孤鹿后臺回復我的講師認證通過消息時的興奮無以名狀。(如果看文的你是個大咖,請無視弱雞的我當時的正常反應。)
于是接下來的幾天,七月上線,白天捧著華為手機,回復各種被咨詢和被報名的信息,做好報名登記,晚上對者電腦,把開營儀式、課程PPT內容全部打成文字,還順帶研究了一下千聊直播間,搞定了所有學員的聽課優惠碼。這簡直是全宇宙最好用的小助手。
而就在同時,作為這場訓練營的主講人,玨奕,我,參加了一場知識IP深圳站的巡講,去大梅沙海濱大道徒步了10公里,還接待了遠道而來的閨蜜一家,順道帶著我那四歲的萌娃,去了趟廣州,游了下長隆動物園,逛了下廣州塔。
對,七月和玨奕,是一個人。七月是助手,玨奕是講師,玨奕,就是七月。
所以這八天里,睡眠成了我的奢望,醒著時腦袋和身體都在接受同樣高強度的挑戰。
終于在下了火車,到了家,打開電腦,讓我家萌娃坐在我身邊開啟靜音模式,玨奕正式上線,開始了「七月進化社」三月特輯《女神修煉營》64名學員的開營儀式。
接下來的15天,我又回到了一年前的角色,培訓師。網絡并沒有讓學員的體驗感減弱,通過每天跟學員的線上互動答疑、實操評點,我們的心走得特別近。
到底這期訓練營的貨有多干,多有料,小伙伴們有多認真、多投入,也就只有親身經歷的能感同深受了。看著她們美美的樣子,以及寫下的這些走心的文字,那過去這段時間自己的投入,和為了這場訓練營晚了十天才來的大姨媽,都算個球!
對,今天我是本著寫干貨文來的,必須要有干貨吐出來給大家。
干貨來了,大家接好:
面對信息的洪流,你要懂得挑揀和篩選,從而淡定自若。
秋葉大叔曾經寫過這樣一段話:“在互聯網這種極度碎片化的傳播環境下,人類無意識地承載著信息過載的沖擊,從而產生焦慮心態,不知道自己處于什么位置。”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圓心。別人所說的不一定在你的身上也同樣適用,面對這些數據洪流,我們要懂得挑揀和篩選。自己要學恰到好處的知識,用時間去證明,很多時候,我們所掌握的僅僅只是信息,知識本身不值錢,只有讓知識變成知產,產生價值,才能有用,不然也只能是你個人的消遣。
知識并不會改變我們的命運,除非它帶來行動!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空罐子,如果你不敢用自己喜歡的人和事把它填滿,就不要責怪上帝往里面裝他隨手丟棄的東西。
你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是做出來的,而非想出來的。只有行動才能讓改變看得見!你學了那么久,你是否已經有了行動,只有行動才能讓改變看得見!
把古典老師的一句話送給大家:“知識并不會改變我們的命運,除非它帶來行動!行動也不會改變命運,除非它帶來結果,是結果在改變命運!”
教育,要有一顆敬畏之心!敬畏什么?敬畏教育的價值!
知識分享時代已然來臨,知識分享內容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并且付費比例上漲,知識市場正在崛起,已然將進入全民講師時代,只要你有三年以上行業經驗,將行業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轉化為講師資本,你就可以開設自己的講堂,進行知識變現。
于是,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走進了這個圈子,學寫作,學時間管理、學新媒體運營,其實就是想能在這個時代里來一次屬于自己的逆襲,我也是其中一個。而一旦你踏上這條路,你就必須讓自己全身心投入,不以斂財為目的,始終對知識保持敬畏之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主動獲取知識,不斷讀書,不斷學習,不斷增加知識的厚度,拓展知識的寬度,挖掘知識的深度。
只有這樣,你才真的能讓你的學員獲取到知識,從而增強品牌與用戶之間的粘性和忠誠度。
其實,我依舊還是一只菜鳥,也許我現在走的這條路在很多老司機的眼里 狠危險,至少,我跨出了自己的那一步。
之所以選擇這一步,只是想讓自己在學習的領域里讓自己更有效率——其實就是通過教別人的方式讓自己學得更好!
所以我這個菜鳥,是幸運的,在這淌洪流里,摸著石頭往前走,開了一期訓練營,不小心就收獲了好評如潮。不小心,還開出了第二期。
不走所謂的捷徑,也從來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你眼里別人的聰明,不過是堅持不懈地、認真地做好必要的功夫,直到有一天累積的功力可以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