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接受自我“復制”
文/塵一粒
今天下午,在育新小學舉行師德匯報活動,我是三位匯報人之一。然而我的匯報是極差的,無論是與其他兩位老師相比,還是與我以往的師德匯報相比,都是大相徑庭,相去甚遠。回來的農交上,我送給自己四個字“放棄治療”。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為什么講的差。
1
“他講的還是那些老內容。”我極怕臺下有某位老師這樣說。記得去年我去外地學習,聽過一位名師的課,我當時跟同伴說“不同的教室不同的孩子上同一節課,每一句話每一個提問每一處設計都一模一樣,實在配不上特級教師這個稱謂。”因為恰巧這位名師執教的這節課,我剛剛聽過,而且我外出聽課時帶的是同一個筆記本。盡管師德匯報與授課教學不同,盡管我也不是名師,但我無法接受自己“復制”。
自從去年被推薦為阜陽市師德報告團成員,我就用《沿著河走》這個主題分享自己教室里的故事。無論是在潁泉還是在臨泉或者是潁上,甚至是上次參加教育局的例會,我都在不斷地打磨修改自己的稿子和PPT。每講一次我都做一次修改,增添新的內容,我害怕自己還是“老樣子”。就那今天的匯報而言,我也同樣增添了內容,對班級學生的個案診療。當然,對于這一陌生而又熟悉的領域,在這種模糊的狀態下,我并沒有組織好自己的語言,講得差極了。尤其是在提到“智慧愛 科學愛”的時候,嫣然成了口號式的呼吁,這是大忌。
近來,我也一直在思考自己為什么要當老師,找尋我那最初的心。在大學期間,我在一家針織廠里做小工,我一干就是兩年半。每件商品都是同樣的程序加工,每天所做的伙計都是一模一樣,我坐在操作臺前,腦子里不用一丁點的思考,只需要雙手不停的工作就可以了。我覺得我嫣然成了木偶。我不想如此的“復制”!然而教師的工作則不同,所面對的“產品”都是有生命的,每一個“產品”都是不同的,面對每一個生命都需要以創造性的方式解決。這令我無限的欣喜與刺激。(我同時帶家教與輔導班的兼職)我想,我應該選擇教師這個職業。
2
我變了,變得不再像以前那么要求自己的品質了。無論是我姐姐對我的評價,還是我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簽,都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是的,我做事總是在尋求讓自己做到最好。(人們常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的最好就是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所能企及的高度。)然而,現在的我卻不盡然——得過且過,能將就就將就吧!比如今天的分享,在分享前我的態度就有問題“其實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寧愿把自己裝在袋子里。”這是我前幾天的“晨語偶得”,但這是許多事的實照。
其實,我清楚的知道自己什么時候以及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應該回到二0一六年的十月,這于我自己的職業生涯而言是一個黑色的十月。之前我每月都會寫下當月的“寫給?月”,然而“寫給十月”這個月份的總結我擱淺了。因為一些事,我選擇的停筆。也就是由于這個月,我改變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我清楚地知道,教育不應該是這樣子的!然而,我卻如此的蒼白。守住一間教室何其之難!“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前幾天我與湖北的徐校長聊天,徐校長讓我推薦本書給她讀。她問我《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這本書怎么樣,我給她的回答是“王曉春老師的書,筆筆如刀,字字見血。”王老師的書是理性的,是深刻的。我今天在分享中也推薦給大家,只是不知道老師們有沒有聽進去。
3
分享結束后,十一中的張老師跑過來掃我微信,要加我好友。我嘴里不停地對她說“對不起,今天不在狀態,講的不好。”我覺得我特別對不起她以及還依舊坐在位置上的老師們。因為活動的時間是3點到4:30,而到我上去分享的時候已經是4:37了。我當時的態度就是草草了事,不能讓老師們等的不耐煩了。我由衷的覺得對不起那些依舊坐在位置上的老師們!
我常在心里想,要守護好自己的品質,然而事實上我在不斷地損害著自己的質地!無論面對的是什么,自己所要做的是面帶微笑;無論腳下的道路如何,自己所要做的是堅定腳步。我所遭遇的,都是歲月的雕刻,終將成為自己應有的模樣。
2017年5月18日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