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一個很可怕的念頭在我腦海中閃現,做這件事為了什么?
01 讀書
為什么讀這本書?
剛剛在看李笑來的《把時間當做朋友》,就是在看書的一瞬間,我被這個可怕想法擊中,我讀這本書為了什么?
在開始看書前,看了看豆瓣評分,好評如潮。其中一個評論,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這本書無關時間管理,說的更多是如何運用心智,獲得解放。一本書翻來覆去,一共就說了三件事:
1. 自己強大才是王道
2. 堅持,一切靠積累
3. 踐行,只有行動才能發生改變
老實說,看完這個評論之后,我心里也大概明白這是本怎么樣的書了,大概就是李笑來在2009年煲的一鍋雞湯,內容或許還不如《七年就是一輩子》。
但想到那么多好評,什么“看完此書醍醐灌頂”,“這本書顛覆了我根深蒂固的思想”,心里就癢癢的,總想看看到底寫了什么。
還是點開這本書,看了看目錄,讀過序言,看到第一章開頭,越讀越心虛,因為我已經知道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了。
很可怕的是,我竟想要騙自己說沒關系,只要讀完就好,我就可以完成讀一本書的任務了。
02?寫作
忙活了這么長時間的公眾號,為了啥?
從一開始熱血沸騰地注冊公眾號,到參加寫作訓練營,定期更新文章,粉絲數量慢慢增加,文章被讀者分享,拿到公眾號原創標,收獲讀者留言,人生第一次被贊賞。
但我想問:so what? 你做公眾號的目的是什么?
自己把自己問懵了,這就是真正可怕的地方,我好像真的也沒有什么目的性。突然間我就心虛了。
此時,我還在心里為自己抗爭,我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想要把自己成長歷程記錄下來。
想要鍛煉自己的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寫作能力?;蛟S有一天我也可以用自己的文字來養活自己。
可笑!真想自己給自己兩嘴巴子。每天輸出的人成千上萬,為什么人家要看你的文章,你的文章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如果只是模仿別人的文風,公眾號也就只能用來記錄你所謂的“成長”罷了。問題是你真的成長了嗎?
03 目標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2017年初,我制定完自己的年度計劃后,請箏姐幫忙修訂。她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我看到你很多計劃,讀書,寫作,英語。你的最終目標是什么? 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想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個人品牌?
這些問題我想過很多次,都以無解告終。
說讀書,我并沒有書籍傾向,但明顯感覺更青睞“心靈雞湯”類。說寫作,現在對自己的輸出并沒有定位,想寫什么就寫什么。說英語,也沒能狠下心來說一定要練習到什么程度。
我只是知道自己要讀書,要寫作。但是讀什么書?寫什么類型文章?我卻懶得思考。
有一次閱讀蔡叔的文章(公眾號:請辯),《勤奮,不足以讓你過上好日子》,感觸最深的就是,目的性地做事+定向積累=高效成長。
問題來了,我的目的是什么?做這事背后的初衷是什么?
04 初衷
我知道,2017要做好4件事:跑步、英語、讀書、寫作。
我要身體健康,所以要堅持鍛煉。
我要實現英語夢,所以要繼續練習口語。
我要成為精益領域的專家,所以要多讀專業書。
我要升級自己的大腦,所以要持續輸出。
在這4件事的背后,我想成為一個有強大的專業背景、有深度的思考能力、身心愉悅的人。
寫著寫著,把自己寫明白了,找到初衷,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