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貌似距離七夕節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商場里的各個商家、朋友圈里的各位微商朋友們卻早已迫不及待地開始以七夕節·愛的名義,開始各種推廣活動了。索性,咱也趕個時髦,來個愛的主題文章連載吧,這里的故事也許是實的,也許是虛的,也許有我的,也許有你的,也許還有他/她的,卻都是小編原創的,曹雪芹先生曾經說過,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所以故事里的人物與情節亦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亦假時假亦真,各位看官就不要為故事真假而暗自揣度了吧!最后,謹以此祝愿天下愛人愛情甜蜜,幸福綿長!
? ? ? ? ? ? ? ? ? ? ? ?將愛情進行到底
1
關于何為愛情,我問爺爺奶奶,奶奶很是驕傲地說道:“也就你們年輕人總是喜歡拿愛情說事,你看我和你們爺爺,婚前根本沒見過,不也好好地過了一輩子嗎?”
爺爺奶奶于上世紀四十年代結婚,皆是源于媒妁之言,遵從父母之命。婚前爺爺是在天津公立大學商學院讀書的大學生,奶奶是鄰村只讀到小學三年級就因日軍入侵而退學的半文盲,后來因為內戰,老奶奶以病危為由騙得爺爺回來,而后一乘小轎將奶奶抬進家門,從此便是同甘共苦,共度余生。
六七十年代,爺爺因為家庭成分而被打為右派,是奶奶,一邊支撐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一邊寬慰著天天被批斗的爺爺,甚至為了讓爺爺解悶,奶奶從本來就很拮據的生活費里,擠出一點錢為爺爺買煙,或者干脆去雞窩里摸出一枚雞蛋,讓孩子去供銷社換幾支煙,為的就是吸煙可以消愁解憂,而本不吸煙的爺爺就是從那個時候學會了抽煙,也確實在因為抽煙而想開了許多。
七八十年代,孩子們陸續到了成家立業的時候,卻因為爺爺的右派身份,謀不到好的出路,而家里又是入不敷出,但是要強的奶奶硬是堅持為四個兒子都要蓋了房子,娶了媳婦,幫著孩子們將自己的小家步入正軌。
八十年代,爺爺終于平反了,恢復工作,恢復職務,奶奶便跟著爺爺回城了,從此精心照顧著爺爺的衣食起居,照應著家里的人情世故。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爺爺奶奶忽然間就老了,一向和和氣氣的老兩口忽然間就出現了好多“矛盾”,比如爺爺會說這個給你說你明白,你們奶奶就聽不懂;奶奶則告狀說爺爺嫌她不識字,是個大老粗。再或者是一家人歡聚一堂的時候,愛熱鬧的爺爺一邊忙著地將珍藏已久的好煙好酒搬出來擺到餐桌上,一邊樂呵呵的說:“喜歡就多喝點,喝完了再拿”,而奶奶則靜靜地等在旁邊,一邊把爺爺剛拿出的好酒奪過來,一邊還要吆喝著:“你倒是不喝,讓他們喝這么多酒有什么好處”。更多的時候,是爺爺端著水拿著藥來到奶奶身旁,提醒她該吃藥了;奶奶也會在吃飯的時候,仔細的為爺爺剝掉蛋殼蝦皮。
再后來,在慶祝完老兩口60周年鉆石婚紀念后的第二年,爺爺撇下奶奶先走了,從此沒有了老兩口拌嘴斗氣的畫面,沒有了跟在奶奶身后提醒吃藥的身影,只剩下奶奶的聲聲嘆息!
“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變老……”這是爺爺奶奶的愛情故事,沒有玫瑰,沒有鉆戒,甚至連一枚結婚戒指都不曾有過,卻是風雨中幸福相隨60多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
關于何為愛情,我問父母親,父親很平淡的回答:“我怎么知道什么是愛情,當年看你母親會做針線活,是個能過日子的人,也就可以了。”
父母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結婚,依然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只是稍微多了一些自己拍板的民主,先是是訂婚,然后才是結婚,父親是騎著借來的自行車將母親迎進了家門。
小時候,雖然不懂愛情,但總是感覺父母之間是沒有愛情的,或者是不般配的。父親高大英俊,能作詩會畫畫,寫得一手好字好文章,雖不像爺爺讀過大學,但在農村也算是個才子了。而母親溫順羸弱,不善言談,連我小學的數學課都輔導不了。雖然母親手很巧很會持家,也把我們照顧的無微不至,但我還是認為他們是不般配的。
后來,母親因中風留下左半身無法自由活動的后遺癥,能做的只剩下些輕微的家務活,曾經不停地忙里忙外的嬌小身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父親既要忙地里的農活,還要操持家務活,盡管忙,卻依舊樂呵呵的。時間久了,母親居然學會了用一只手蒸饅頭、洗衣服、做針線活,雖然不是很美觀,但對于父親而言,可以減輕不少負擔,回到家還有人做伴,已經很滿足了。而對我們來說,還能聽到母親的噓寒問暖,還不是沒娘的孩子,就已經足夠了。
再后來,每次趕集父親都會變著花樣的給母親買零食點心,或者是剛剛上市的時令水果;而外出就餐時,父親偶爾也會為母親帶回一點不常見的吃食嘗鮮;再或者是看到了好穿的,或者稀奇古怪的小玩意,父親也會買回來給母親,猶如當年呵護我們姐弟倆一樣。當看著父親將母親抱到三輪車上去逛街時,當聽父親說母親最近睡覺經常會憋氣很是擔心時,我忽然明白了原來父母也是有愛情的,只是這種愛情偷偷的藏在柴米油鹽里。
“等到哪兒也去不了,你依然把我當成手心里的寶。”這是父母的愛情故事,沒有甜言蜜語,沒有山盟海誓,卻是相濡以沫一輩子,不離不棄一輩子。
3
關于何為愛情,我問先生,先生很是嚴肅地對我說:“愛情就是~老婆,我愛你,我們要好好的過一輩子,永遠都不分離。”是啊,無論貧窮還是富貴,無論疾病還是健康,都能天荒地老,不離不棄,這應該是視愛情為快餐的我們這一代人最美麗的愛情了吧!
《詩經》曰:“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需要轟轟烈烈,不需驚天動地,不需要玫瑰鉆戒,不需要燭光晚餐,唯愿不辜負最美好的時光里最美好的遇見,唯愿我們能夠像祖輩、父輩們那樣,堅定不移的將愛情進行到底!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