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三月份過完,一年不覺又過了四分之一。
? ? 三月份,日子繼續(xù)在表面一貫的波瀾不驚與潛藏的些許壓力之下前行。
? ? 工作上還算順利,雖不算完美,但各項指標如期達成。人到中年,在事業(yè)上,更重在一個“穩(wěn)”字,不急功近利,不貪圖一時之利或一時之快。
? ? 三月份算是近期自己跑量進步的一個月,累計達到了170多公里,是近三個月的最好成績。
? ? 去年為了參加半馬,10月初不小心腳受傷了。導致11、12月份基本上是休息停跑。
? ? 直到1月份才算逐漸恢復,2月份跑量才重新上了100公里。三月份能將跑量提升上去,主要是因為女兒從住校改為寄宿,自己也“被迫”從夜跑改為晨跑。晨跑的好處,是干擾因素少(譬如應酬飲酒、加班之類),更容易完成基本量。
? ? 至3月底,也是自己在極光英語單詞花10分鐘背單詞的第100天。重新學習英語,目的很簡單,一是為了折騰下自己的大腦,保持一點學習力。二是為了實現(xiàn)人生目標清單之一:有生之年達到無障礙閱讀英語原著的水平。當然,目前每天只花十幾分鐘,其實效果不太好。但是堅持下去,也不會有什么損失。N年退休之后,會有大把的時間的吧?
? ? 3月份的閱讀量還好。讀到幾本印象不錯的書:
? ? 一、《寫作這回事? 創(chuàng)作生涯回憶錄》 斯蒂芬.金。因為喜歡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而閱讀它。一本薄薄的書,在這個高手寫來,非常清晰流暢且妙趣橫生,讓人會不由自主地讀下去,超出自己對于傳統(tǒng)寫作課程的認知。
? ? 二、《憤怒的葡萄》: 會讀它,是以上所閱讀的斯蒂芬.金的書里,作者提到了這本書。他說:“一部像《憤怒的葡萄》這樣的小說可以令一個新手作家充滿絕望之情,還有那種美好老派的妒忌感—我永遠寫不了這么好,哪怕我活上個一千年”。這應該是非常高的贊譽了!
? ? 讀完,也確實是很不錯。
? ? 三、《心圣? 王陽明》 許葆云著。王陽明的偉大,是以“狂者胸次”,扒開被朱熹等人蒙在儒家學說上的層層霧障,將儒釋道的精華均是信手拈來,將“六經注我”升級為“三教注我”,重新將儒學撥正為更加注重實踐的“知行合一”,將儒學解釋為實實在在的人人可以踐行之學,而不是書齋里的游戲、象牙塔里的擺設,更不是為官的敲門磚及粉飾太平的工具。
? ? 四、《曾國藩傳》? 張洪杰著。可以向古人曾國藩學習的起碼一點是,哪怕先天體質不佳、智商更是平平,也能通過后天的不懈努力,最終成圣成賢。實現(xiàn)中國人所謂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 ? 五、《致命謊言》? 肯.萊福特。肯叔無疑是個講故事的高手。 非常老套的情節(jié):幾個大學密友,為了不同的信仰,不得不從相愛走向相殺的故事。老肯卻寫得劇情層層遞進又懸疑重重,引人入勝,讓人不舍釋卷。小說不斷在過去與現(xiàn)在兩條主線中交錯,其描寫的愛情和性也是非常美好,讓人在謎團逐漸揭開的過程中,不時接受內分泌的升高刺激,這就算是閱讀的快感了吧。作者深諳寫作的奧秘,在謀篇布局及讀者心理把握方面,已近爐火純青之化境。
? ? 六、《殺死一只知更鳥》:人性中的偏見和狹窄,其實一直都在。幸好,也一直有正直、博大及美好與之對沖。因此,人類才能更有希望。
? ? 電影:
? ? 1、《遺愿清單》: 兩個癌癥老人(財富自由的大老板與博學多識的汽車修理工),病床上結緣,相約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時光里,結伴完成以前根本覺得不可能或不急迫的人生愿望,譬如跳傘、賽車、去非洲草原、金字塔、中國長城、珠峰等等。最終做回了自己,實現(xiàn)了全部全部愿望。 歸結下來,似乎仍然是愛與親情,才是人生不朽的東西。 很喪的背景,但是整個影片被兩個老戲骨精彩演繹,充溢著溫情和面對生命終點的樂觀與勇氣。也讓人會對于生命的意義陷入深刻的反思。
? ? 2、《海王》:情節(jié)很一般,但是可以享受不錯的特效,人類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無與倫比的。
? ? 3、《地心引力》:很不錯的電影。
? ? 4、《全球風暴》:劇情一般,特效不錯,女主顏值擔當
? ? 5、《完美陌生人》:人大都經不起近距離觀察。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