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曾經有一位作家曾經說,我活著的意義無非是遇見一些有群的人,聽一些有趣的事情。這便是生活的意義。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千差萬別的思想和價值觀,這個世界上永遠有太多和你不同的人和事物,這個世界上總是存在著貧民與英雄。而我活著的意義無非是遇見一些有趣的人,聽一些有趣的故事。
在高曉松的一片文章中寫到,母親告訴他,這個世界除了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于是他和她的妹妹一生放浪形骸,在全世界各地流浪,去尋找自己的遠方。走過三十幾個國家,去遇見不同的人,發生不同的故事。去尋找自己遠方的詩,去追尋心中的愛情。她的妹妹也是如此,一個人駕駛一輛摩托車穿越非洲,摩托車壞在一個村子里,索性酒在當地的村子里住上兩個月的時間。他們的母親不僅言傳還身教。自己一個人在全世界流浪。這便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有一定的積蓄不是用來買房,而是去尋找自己靈魂深處的遠方。
多少人羨慕他們的生活,但是每次讓自己放棄那擁有的眼前的一切的安穩的時候,卻開始放棄了,怯懦了,時間一點點的流逝,卻總對自己說來日方長,但卻不知道來日并不方長。我們的內心總是告訴我們有太多的苦難,遠遠大于旅行的樂趣。我們結婚生子,我們買房貸款,我們用盡一生去償還我們所有的一切。放棄遠方的詩,而生活只剩下眼前的茍且。
去年和一切朋友合租一個小院子,在北京昌平很遠的一個地方,但是昨日才剛好有時間抽身過去走走,遇見一位朋友恰好也過去。他給我電話我出門迎接他,一輛白色的凱迪拉克停在不遠處,車子里下來一個文質彬彬的小伙子,我開始猜測他的出身,后來他給我講述他的故事。
從小學習美術,高考那年進入了山西當地一個一本大學,畢業后偶然間來到北京,然后再北京進入廣告公司。一年后公司老板解散了公司,于是自己就接下了公司,三四年間公司業務發展比較順暢,因為公司一直的老客戶廣大銀行一直合作。所以這些年總是順風順水。一切都水到渠成。
是的,從他的言談總發現,其實他的家境還是不錯的。畢業后工作也是盡管有那么一點的波折。但是機遇總是追隨著他走。公司解散后,合作的廣大銀行依然有很多業務找他,于是他決定自己從新開一家公司。就這樣公司慢慢的發展起來。
兩三年之間,一切都還不錯。在北京我想年輕有為在合適不過,他身材有些微胖,穿著一身黑色的運動裝,帶著圓形的眼鏡,講起話來文質彬彬,卻又很喜歡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只是喜歡聽他講故事。感慨命運的安排是如此的奇怪,一生是如此的有趣。
他說公司平時是離不開他的,平日有一點小事一個電話總是他要到場的,所以不可以走遠,放假的時候如果沒事可以來這個休息兩天,還是不錯的。我那時候,腦子里突然想起聽來的一個企業老板的一句話。他手里拿著一把藥塞進嘴里說“我的公司里不開我啊。”那不僅僅是每個企業家的心酸,又何嘗不是每個普通人的心酸。
他順路帶我到地鐵站,然后揮手告別,想起自己這些年的奔波動蕩,是自己的安排還是命運之手。從來沒想過要來到北京的我,如今卻已經生活四年,雖事業上沒有別人可見的光彩,但是內心卻更加的堅韌,純粹與善良。足以。
每日寫作? 第87篇
若清風
2018年3月25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