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卡農那優美的旋律,就覺得靈魂進入一個安靜的世界,柔和而深情,舒緩而神秘,仿佛戀人的眼神。而看多了韓劇,在聽到卡農的時候,一幕幕感人的場景又浮現在眼前,難免會在內心深處感動一把!
而今天驅車趕往單位旅途上,卻聽到了關于卡農的另一個故事。卡農的作者帕赫貝爾從小孤苦伶仃,被一位琴師收養,開始練習鋼琴,到了青年時代,他已經成為當地很有名的琴師,而且長相還十分俊逸。可以想象外表俊美琴藝高超的帕赫貝爾在彈琴時,將是多么美好的畫面。順其自然的,一位大家閨秀芭芭拉對他一見鐘情,可是又不好意思主動表白。于是借學琴之名跟他接近。芭芭拉為他而來,學琴時心不在焉,然而愚鈍的帕赫貝爾卻并沒有感知到她的情愫,而是一板一眼嚴格地教授,甚至還把芭芭拉趕出了教室。傷心的芭芭拉于是開始立志好好學鋼琴,每天在家勤奮練習,半年之后,終于在一次當地舉辦的比賽中得了第一名,她興奮地想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心上人的時候,卻發現他已經去參軍打仗。
過了一段時間,農場主的兒子看上了芭芭拉,于是去戰場上找來一句面目全非的尸體,告訴她帕赫貝爾已經戰死沙場,讓她不要再把感情浪費在帕赫貝爾身上了,而芭芭拉對此竟深信不疑,傷心欲絕,于三天后自盡!若干年后,從戰場上歸來的帕赫貝爾知曉了芭芭拉對她的忠貞愛情以及殉情的事情后,既感動又悲嘆,帶著對芭芭拉深深的愛意,他譜寫了這一曲動人心弦的卡農。
我從百度上搜索了帕赫貝爾的生平,并沒有提到這個故事,應該是后人聆聽卡農有感而發杜撰的愛情故事吧!不過,聽完這個故事,再聽到卡農,的確讓人淚眼婆娑,心弦再次被撥動。看來,好的音樂配上動人的故事,最能觸碰內心的柔軟。百度上說,"卡農原意為旋律,采用回旋曲曲式,有無窮動音樂的元素在里面,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所作,帶著一絲意大利式的憂傷,甜蜜寧靜的憂傷。婉轉的曲調卻并不悲痛,用28度的輪回訴說暴雨后的晴空,雨后一塵不染的天空湛藍,悠遠,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