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故鄉·異鄉·家
? ? ?人的一生中,總會有離開家鄉的經歷。而一旦離開,家鄉便成了故鄉,也就有了漂泊的異鄉人。現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讓城市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讓遠距離的通信越來方便和豐富。我們不用再像從前那樣,要走好長的時間,跋涉長長的路途才能去見一個人,或者去看一片風景;我們也不用再寫拙劣的情話,等著郵差送去又帶回。
? ? ?網絡和手機,讓我們隨時可以聯系到想見的人;飛機和高鐵,讓我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去想去的地方。而對于生活的渴望,對于理想的向往,也讓我們越走越快、越走越遠。
? ? ?第一次有異鄉人的感受,是大一的第一個學期。
? ? ?好多個無眠的夜晚,自己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月光,聽著舍友隱隱的鼾聲,想著村莊里自己的家。那時的家雖然殘破,但總會有一個地方能讓我安眠,總是有親人可以讓我卸下偽裝。曾有一段時間,很羨慕走讀的同學。他們真幸福,在自己熟悉和熱愛的地方生活,能看著它一天天長大改變了模樣。
? ? ?后來的某一天,突然明白,其實踏進異鄉的旅途,是我們一生中必須要獨自走過的一條路。人心中最美好的事情,總是已失去和未得到。不離開家鄉,不經歷異鄉漂泊的生活,我們就不會知道什么是家鄉。
? ? ?從我們走出家的第一步,從我們開始一個人面對生活,家鄉就成了故鄉,我們也成了異鄉人。家鄉,是那個我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的地方,是我們最原始的情感發生的地方,也是我們最牽掛又最無力的地方。而異鄉,就是那個在故鄉之外接納我們的地方。
? ? ?其實所有的故鄉都是異鄉。漂泊的人之所以漂泊,就是因為離了故鄉,卻在異鄉沒有一個安放自己生活的家,沒有一個能收容自己情感的人。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在哪里,哪里就是家鄉。
二 生活·獨旅·自足
? ? ?不管我們因何原因離開家鄉去開始異鄉的生活,其實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無非就是去找一種更好的生活。而現實的枷鎖又總不會讓我們的期望一蹴而就,于是我們又會不可避免的在異鄉,過一段一個人的生活。
? ? ?多年以前,每到春節的時候,總會看到在外奔波一年的年輕人風塵仆仆的趕回家來,有的神采飛揚的述說自己的風光,有些落寞惆悵獨自嘆息。可不管怎樣,這個村莊都會接納他們。那時的我還不懂異鄉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只會跟大人們一樣,看誰家孩子混出息了,看誰家的孩子一年又白混了。
? ? ?后來自己走出家門,也成了異鄉人,才漸漸明白了當年那些表情的含義。其實在外過得怎樣,都在一個人的狀態上一覽無余。帶給故鄉最好的回答,莫過于有一顆安靜富足的心,淡淡說一句:“呵呵,一切都好。”
? ? ?其實并不是一個人的異鄉生活,就非得落魄、就非得寂寞。一個人的生活會孤獨,但這孤獨恰是我們內心成長的最好時間。因為一個人,我們才能毫不猶豫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奮斗自己要奮斗的事業,去看想看的風景,去等自己喜歡的人。
? ? “君子慎獨”,獨處時才見真性情。工作之外,除了生活的瑣事,我們一樣可以擁有一顆富足的心。周末午后的一幅畫,晚上睡前的幾頁書,以及偶爾提筆寫的文字,某一天咖啡館的閑談,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都在慢慢改變著我們。
三 始·遇見
? ? 寫到這里,突然記起一句詩,“為了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的時刻”。其實我想,多少人認真的把一個人的日子過好,讓自己的心慢慢富足,不都是想用最好的自己去遇見那個攜手一生的人。
? ? ?若遇見,若傾心,那就去結束一個人的生活,去把異鄉變成家鄉。
? ? ?若還未遇見,那就從現在開始,去過能讓自己內心富足的生活,去準備最好的自己,去遇見,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