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皮

? ? 看完《唐譯子不語》后便想到了《畫皮》,秦漢年間都尉王生率王家軍在西域苦戰,并救回一女子小唯,小唯乃千年狐妖因貪戀紅塵而釀成大錯。這何嘗不是一種詮釋,對生命及本性的詮釋。還記得看賈平凹的《故事生靈》一書時,便記住了一句話“人有靈,動物幽靈,世間萬物皆有靈”

? ? 《子不語》一書一直是我可望不可即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文言文。當然還有那高不可攀的作者袁枚大人,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別號隨園老人,時稱隨園先生,錢塘人,祖籍浙江慈溪,曾官江寧知縣。為“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又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

?

? 最開始看見書名《唐議子不語》還以為是唐朝時期譯的,后來一想,“哎,不對啊,袁枚是清時期的人,怎么會唐朝就譯出來了呢!”后來才知道是以為叫做東土大唐的作家譯的。東土大唐:專欄作家 段子作者 文字游戲愛好者。(真尷尬,辛好還沒對朋友推薦這本書,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介紹成“這是唐朝譯的袁枚的子不語白話,更別說最早的古白話還是在宋元時期才出現的,嗚嗚嗚,這就尷尬了”)

? ?

? ? 《唐議子不語》一書用生動的語言故事描述了妖魔鬼怪等怪力亂神之事。傳說妖化形需千年,為何妖魔鬼怪苦苦爭相為人,不過是一種欲。一種對人世的欲望,對人皮相血肉的欲。妖魔鬼怪也有血有肉,有著自己的情感,他們也想用一幅精美的皮相堂堂正正的行走在這紅塵間。《唐議子不語》將他們的情感大大的表述了出來。用文言文與白話文相結合的方式,使讀者更易懂本書想要講述的深層含義。

? ? 赑屃精與華生有一段情,當赑屃精與華生在一起數月后,華生身體便每況愈下,華生兩次傷害赑屃精,卻為讓赑屃精后悔,直到第三次,一躍而起,化為烏云,飛上天空。到底是人的兩面性,還是赑屃精的兩面性?華生一面不愿與赑屃分離,卻一面傷害赑屃。赑屃不怪華生,求得仙藥救治華生,無怨無悔。究竟是人有情?還是生靈有情?


? ? 本書將文言文通順,流暢的表述了出來,在加上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將原文的內容生動的復述了出來,讓文言文不在難解,使文章讓更多人閱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