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一個高中同學聊天,因為他今年七月份剛畢業,我就抓起話匣子問:“你畢業后有什么打算啊”。他的回答著實讓我有點吃驚,“我想在畢業的起碼半年里全部用來作畢業旅行,把大學沒玩的地方都玩一個遍!”。我看著他滿臉興奮的表情,還是忍不住來了一句:“等工作穩定了再去旅行也不遲啊”,只見他不急不慢地說道:“趁著年輕多感受一下美好,人嘛,開心最重要!”我本身還想順著這個話題跟他講些什么,誰知她的這句“開心最重要”成了話題終結者,我也只好尷尬又不失禮貌地祝他以后好運。
? ? ? ? ? ?1.只是一種窮開心罷了
“開心最重要”,這貌似是許多年輕人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其實也可以說這句話相當于一個生活概念嵌在我們的頭腦中,控制著我們的一些選擇。你腦子里的所想,就會直接反映在你的行動中。因為你覺得“開心最重要”,所以在看書與玩手機之間、在學英語與逛街之間等等,我們往往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做那些令我們開心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大學四年什么技能也沒有掌握的原因。與其說我們不自律,倒不如說是因為自己生活概念的錯誤所導致。
當然我們可以尋找開心的事情,但不代表浪費時間與精力做無用的事情。就像上面我的朋友,出去旅行、多體驗美好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是拿著父母的錢去消遣的話就完全失去了做這件事情的意義。
身邊的朋友工資都翻倍了,領著月薪兩三千的你卻還想著如何在工作中偷懶...
別人都在學習各種技能應對時代的更新了,一成不變的你還在宣稱著“青春獻給小酒桌,醉生夢死就是喝”...
而這個世界最喜歡淘汰的就是這類人。
所以,要記住一句話,在你沒有能力時沒有資格說“開心最重要”這句話的時候,腳踏實地的做事、花時間提高技能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事情。
道理雖這樣說,可實際做起來并不是這么容易。因為我們都知道無論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都需要長期不懈地堅持。但很多人很難做到堅持,可能說到這兒,又說到大家的痛處了——一提到堅持,我們就會想到一幅幅“身心疲憊卻還在咬牙堅持”的痛苦場面。所以我們越來越不喜歡提堅持了,也便不再堅持了。
? ? ? ?2.堅持真的有那么痛苦嗎?
我記得以前參加馬拉松比賽時,尤其是跑了三公里后,腿發軟、一直出冷汗,真的是一點都不想跑了。可沒辦法,我們報的是團體賽,若我棄跑,則會嚴重影響到小組的成績。怎么辦?再苦再累硬著頭皮跑唄!可當我跑到十三公里的時候慢慢發現這種痛苦感在減少,身體也愈加輕松,最終完成我對辦成馬拉松的挑戰,那一刻的心情真是爽到爆,覺得自己做了一件無比偉大的事一樣。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以前體驗過的痛苦,現在再回想一下其實也不覺得有什么了。其實這就是咱們大腦對痛苦的遺忘功能。就像我跑完馬拉松就忘記了當時跑馬到底有多艱辛一樣。你再去聽聽馬云講述他創業時期的艱難,他能想到的只是“把家當成辦公室”、“沒錢發工資、”“受到別人的質疑”...,創業給他的不是痛苦,更多的是慢慢的自豪與成就。
? ? ? ? ?3.如何獲取長久的開心?
我們口中的“開心最重要”,那種開心并不長久,就像你本該看書,卻忍不住刷了下午的微博,當時看一個又一個搞笑的視頻或段子被逗得捧腹大笑,可笑后你什么也不會記得,唯一留給你的只是徒增的悔意。
所以我們追求的應是長久的開心,首先要做的就是賦予每件事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做事之前先確定一個目標,比如:選擇學英語是為了以后在找工作時比別人多一項技能;學做PPT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看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內涵,不至于顯得是個職場小白...,將這些事情賦予它本應有的意義后,我們做事也會更有動力,也會更容易成功。
希望我說的這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