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歡樂頌2》中的第幾集,關雎爾在別人的說服下,鼓起勇氣和自己的媽媽坦白,自己根本就不喜歡相親,自己認為不一定二十幾歲就非得談戀愛不可,除非遇到自己非常喜歡的人,不然她是不會考慮這件事的。
攝像師很愛關關的扮演者,他們把這一幕給了近鏡頭,淡然而白皙的臉上掛著單純且堅毅的一雙明眸,年輕稚嫩的臉蛋如翠玉般完美無瑕,真的挺攝人心扉的,接下來鏡頭一切,到了安迪那張精致俊美的臉。
同樣是美,可是二十歲與三十歲的氣場一目了然。
多么希望關關的性格如她的容貌和年齡一般放松輕快和個性飛揚,在最該為自己圖上色彩的年紀里,只可惜,關關的行為里寫滿:錯過。
毫無疑問關關的人設是最貼近生活的,鮮有人三十歲成為成功的安迪,極少數出生為富二代小曲,現實中為全家負累沒有自我的樊勝美也不是主流,跌跌撞撞懵懵懂懂的小蚯蚓們也在一次次的成長中,成熟起來。
而只有按部就班的關關們,形象單一觀念保守,教養良好且循規蹈矩,工作上兢兢業業,常常加班到深夜,認真負責,是大學畢業的姑娘們的大多數。
可是這種一眼就看到自己的樣子,總讓人覺得隱隱心疼,心疼她總是刷不出存在感,難以讓人記住。
電視劇給關關乖乖女形象下的那次特寫,那次電話,那種年輕的美貌,是故意的伏筆,像是關關的美麗外表與倔強靈魂突然間被放大到了觀眾面前,讓人期待。
很多劇透都說了,關關下一步會搖身一變摩登女郎和搖滾青年談戀愛。
而無論接下來她的戲會如何走向,都希望她能突破下過往的性格,嘗試著把自己放開,她把自己收的太緊了,二十幾歲該有的朝氣蓬勃眼看太需要一觸即發。
她在一個大家都出門約會的周六夜晚,感到了強烈的孤獨,也許正是因為那次孤獨,她才第一次撥開其他人對自己的期待,同自己的靈魂深切地交談了一次:
我是誰?我到底要成為一個什么樣子的人?
02
這樣一個宏大到沒有人可以回答的問題,像宇宙中不可捉摸的黑洞一樣,包裹著我們,又吞噬著我們。
少年時代,我們沒錢沒能力不敢奢望未來,在父母的庇護下安然成長,他們的三觀就是我們的條框,他們的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他們的喜怒影響著我們的準則。
而四里八方街坊親友的觀念和輿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
他們聽聞某個不聽話的孩子做了諸如早戀紋身的不合主流價值的事兒就會變得如驚弓之鳥,一遍遍地叮囑我們,不準這個不準那個,將我們一步步地塑造成了千篇一律的青年。
從少年到青年的這十幾年,我們的父母被世俗綁架,我們又被父母的觀念綁架,我們的思想無法從沉重的學業中探出頭來思考我是誰,我將成為誰,甚至現在的我開心么都不在我們腦袋的日常思索范圍內。
我身邊有好多好多個乖兒子乖女兒因為聽從父母的指揮一路飛躍到大城市和國外,他們在家長面前都是一個樣子,聽話乖巧懂事,把自己活得光鮮亮麗,可就是不開心。
父母和長輩的期望與壓力像一只無形的手,在他們每走一步的時候,伸出來晃一晃。
相信他們也是真心為我們好,可是他們畢竟不是我們,他們在潛意識里要求我們活成他們期待的樣子。
如果我們都活成了他們期待中的樣子,那由誰來活成我們自己期待的樣子呢?
如果我都不是我了,那么誰來做我呢?
記得出發去陌生城市讀大學的前夜,爸爸曾說過的那段話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腦海里。
他說:“你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只不過在做重大決策時,我希望你回家告訴我和你媽,我們不會阻攔你,我們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幫你分析,我們雖然年紀大,但眼界和能力不見得比你強。你盡管去做你自己,我們來做你安分的父母。順利了我們替你高興,遇到磨難了,我們在你身后。”
我很感激我爸爸媽媽給我的距離感,讓我能夠親自品嘗人生道路上的艱辛與磨難,荊棘與懸崖,自己流過的血全部都變成了堅強的翅膀,這比父母給的庇護要有力很多。
關關的媽媽同樣令人感動,并沒有多么固執,她在關關提出異議的時候,很痛快地接受了相親的那個男孩的真相,知道了自己女兒不喜歡他,便沒有再強求。
可是,關關這條活成自己的道路依然漫長,她的轉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03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接受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不敢大聲哭大聲笑,又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不敢對別人說心事,孤獨地躲在給所有人看的優雅面孔之后?
我不要那樣,無論我今天20歲還是30歲,無論明天是晴天還是陰天,此時此刻,我都想做自己,我要活成我自己喜歡的模樣。
共勉。
- END -
錢飯飯:北方姑娘,寫1001個姑娘的畢業故事,講1001種育兒觀念,熱愛生活熱愛你。微信公眾號id:qianfanfan1001,微博:錢飯飯1001,飯飯個人微信號:thousand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