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17)

劇情回顧:行路難16 發(fā)布

第17章:擴張

我不是沒想過會有這一天,但我總以為這一天還很久遠,但它卻觸不及防地出現(xiàn)在我眼前。

雖然Stephen Lau電話里沒有說,但葉波發(fā)布會的主題是不言而喻的。不用看新聞稿,我也大致知道他在發(fā)布會上說了些什么。我確實應該看看新聞稿,類似這樣的發(fā)布會,就算普羅大眾之前對此毫無了解,科技媒體也會把它炒得人盡皆知。但我最終還是沒有看,我的腦子里只是想著這件事本身:葉波召開了發(fā)布會。

從感情上說,我是能理解葉波的。他為Project R付出了太多,十幾年的青春熱血幾乎全部都耗費在了這個項目上面。三十多歲了,沒有結婚,沒有戀愛,沒有一切年輕人該有的生活。持久的專注,不懈的堅持,支撐他的只有一個理由:他是如此迫切地想要證明他自己。

從邏輯上說,我也是能理解葉波的。這個時代的節(jié)奏太快了,企業(yè)飛快擴張,產品極速迭代。走路已是逆水行舟,只有大步奔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紅海深陷刀刃戰(zhàn),為數不多的藍海,數以百計的企業(yè)虎視眈眈。先驅者每領先的一小步,對跟隨者而言可能都是橫跨千里的鴻溝。

然而,從道義上說,我卻沒有辦法理解葉波。無論如何,他至少也應該和我先打個招呼。況且從根本上來說,我對若離還沒有百分百的信心,現(xiàn)在雖然表現(xiàn)很好,但還需要多一點時間來證明。

但我沒有打算去和葉波對質,甚至沒有試圖就此事進行任何的討論。對于已經發(fā)生的事情,我更傾向于坦然接受,因為已經無從改變。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痛側心扉,糾結在無能為力里,只有時光能稍許抹平。坦然會讓這個進程快一點,一點點。

事實上,從兩個小天使出生的那一刻,我的心便仿佛被放空了。重新裝填之后,原有的痕跡被抹淡,逐漸讓位于蘇心和這兩個小家伙。葉波的發(fā)布會則像一顆加重的砝碼,極大地加速了天平傾斜的速度。

在此之后的一年多里,幾乎全部的時間我都用來陪伴蘇心和兩個小家伙。我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長出第一顆乳牙,學會在地上爬,學會站立,學會走路,學會叫爸爸媽媽,仿佛整個世界的進程都濃縮在他們的一生里。

在此期間,實驗室的所有事務我都交給了葉波,包括研發(fā)資料、設備、產品和財務等等,唯一的要求是定期或不定期的給我提供若離的任何消息。從這些消息以及媒體的報道中,我了解到葉波已經開始將若離量產,我了解到若離的銷售情況非?;鸨伊私獾饺綦x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yè)。

其實這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得到,有一次我到小區(qū)附近的便利店去采購生活用品,結賬時才發(fā)現(xiàn)熟悉的收銀員已經換成了我更熟悉的人——一個以若離為原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某一天,我打開好久沒開的電視,里面的一條報道吸引了我的目光。報道稱現(xiàn)在全世界已經有了近3億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其中86%是由我們實驗室研發(fā)的若離型人工智能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可以全日無休的工作,而且效率比人類本身還要高,甚至可以從事比人類工作范圍更廣的工作。唯一的弊病在于內置蓄電池只能支持一周,哪怕是搭配無線充電系統(tǒng),依然需要一周進行一次休整。但這一點點弊病并不妨礙人工智能機器人對社會的沖擊,很快人工智能機器人便滲透進了各行各業(yè),人們利用它來種植管理農作物、制造銷售產品、提供服務和咨詢、教育學生和救治病人、維修網絡和編寫代碼、甚至從事科學研發(fā)。

這導致了大多數公司和企業(yè)人員冗余,為了避免動蕩,大多數公司并沒有選擇裁員,而是將工作制度調整為做四休三,現(xiàn)在則在更進一步討論做三休四。

這并沒有影響人們的物質生活,由于人工智能機器人高效率長密度的工作,生產總量較之前翻了幾番,現(xiàn)在人們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到更優(yōu)質的產品。同時又能擁有比原來更多的休息時間,去用于旅游、消費和娛樂之類的精神層面的生活。

更大的驚喜是,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協(xié)助下,人類的科技研發(fā)突飛猛進,火箭回收技術、真空膠囊列車、可控核聚變等等尖端技術均取得突破,人們可以更便利的出行、使用更清潔更高效的能源、擁有更多的娛樂活動。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夢幻般的時代,一個人類夢想了幾千年的烏托邦竟然用這種方式實現(xiàn)了。

聽完這個報道,不知為啥,我的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我仔細回憶了好久,終于找出了讓我咯噔的那個詞。

烏托邦。

<未完待續(xù)>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