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發朋友圈不是為了取悅你
昨天朋友轉發一篇文章我看,標題叫做《為什么越來越多人不發朋友圈了》。
文章中舉了個例子說某朋友因為心情不好而感慨地發了一條朋友圈,結果讓很多人誤會她和男朋友出問題了,給她自己和男友帶來了非常多的困擾。
于是心生畏懼,不敢隨意吐槽、不敢肆無忌憚地發朋友圈了。
這大概就是很多人不愿再發朋友圈的真相吧!
不是內心充實了,也不是沒話可說了,而是,不敢了。
漸漸的,大家似乎都心照不宣,變得敏感起來,深怕朋友說自己太愛現,就都不怎么發朋友圈了,經常1個月甚至幾個月才見發一條。
慢慢的,許多文章開始紛紛吐槽:
優秀的人不發朋友圈,因為沒什么值得炫耀的
相愛的人不發朋友圈,因為最愛的人就在身邊
太忙的人不發朋友圈,因為沒時間取悅別人
我就想問,寫這些文章吐槽的人,如果沒有那些發朋友圈的人分享,你寫這些文章的閱讀量哪里來?
愛批判喜歡發朋友圈的人,他們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就覺得別人也不該做;他們不愛發朋友圈,就覺得愛發朋友圈的人都很Low。
這類人可以說是另一種層面上的 "圣人婊" ——以自我為中心,心中充滿戾氣,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認為是錯的。
我們本有著感知到生活中微小幸福的能力,并樂于分享出去。
卻一次次被貼上矯情、炫耀等等的標簽,遭到無情諷刺。輿論下,我們失去了分享的欲望,甚至喪失了感知小確幸的能力。
很多人似乎已經模糊了發朋友圈的最原始的目的:那就是記錄生活,取悅自己。
要是連發個朋友圈,都要小心翼翼,在乎別人的眼光,那生活不免失去太多的快樂!
為什么要用別人的態度來影響自己的生活?
如果有些人,無法接受你的朋友圈,那么隨他去,那只能說明,你們原本就不是一樣的人,所以也不必各自委屈,擠在一個圈子里。
我希望對待朋友圈的方式簡單一點,對待別人的朋友圈,也簡單一點。
我發朋友圈不是為了取悅你,發不發朋友圈是我的自由,看不看也是你的自由。你不想看可以選擇屏蔽,但你看不慣就是你修養問題。
所以,想發朋友圈就發,Just do it!
如果實在沒興趣,那就Let it go!
總之一句話,Follow your heart!
不要因為任何人的言論,放棄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
02 愛發朋友圈的人,大多都沒心機
我們都知道,要想了解一個人的最初,就是看他的朋友圈。
據我觀察:愛發朋友圈的人,大多都沒心機,他們性格開朗、心思單純、可愛,好相處。
開心的時候,矯情的時候,難過的時候,都想一一記錄下來,或者是一時虛榮、心血來潮,曬一下自認為優越的生活或特別的所見所聞。
無論怎么說,適當地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也是人之常情吧?我們不是圣人婊,為何不可以保留一點點的虛榮呢?
愛發朋友圈分享的人,心情都不會太差,分享美好的事物本身就是很愉悅的事。
愛發朋友圈,不是為了得瑟給誰看。而是有一天老了,能拿出自己的流水式日記看一看,回憶一下當年的點點滴滴,證明這個世界我來過,而且活的真實而精彩。
這種享受生活,記錄生活的心態,我想,才是我們最缺少的純粹吧,不用顧慮太多,就做自己喜歡的事。
03?你是怎樣的人,就會怎樣看待朋友圈
有人說,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心中有魔,所見皆魔。
你內心是什么樣,才決定了你把朋友圈想成什么樣。
面對同樣一條朋友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有的人讀出了炫耀、裝逼、賣弄,但有的人也會讀出正能量的東西。
有人說刷朋友圈浪費時間,其實你完全可以控制自己刷朋友圈的時間長短。
你的敵人從來不是朋友圈,而是自己的不自律。內心嘈雜的人,就算躲進深山里,也成不了隱士。
有的人從來不發朋友圈,卻比誰都關注朋友圈里的消息;有的人永遠活在朋友圈里,卻沉默在現實里。
你自以為你比其他人高尚許多,努力許多,沒有虛度光陰。可是,如果你真的一直在努力工作、生活,你根本沒機會知道別人一天發了多少條朋友圈。
覺得別人在秀,是不愿相信別人比自己過得好。
面對那些在你人生幸福時刻,從不恭喜,從不祝福,反而惡意揣測,借機狠踩的人,你需要做的不是改變你的生活狀態,而是清理你的朋友圈。
因為那些見不得你好的人,其實從來就不是你的朋友。那些在網絡里充當鍵盤俠的人,生活里必然負能量爆棚。
不要因為任何人,選擇關閉自己的朋友圈,你要知道,你的微笑,會吸引同樣溫暖的人駐足,你樂于分享,會讓不嫉妒,不怨恨的人,離你越來越近。
而那些因為你快樂,因為你美好,就看不慣你的人,總有一天,會因為他對待你朋友圈的態度,而退出你的生活。
朋友圈沒那么復雜!你玩或不玩,它就在那里,就像牌在你手中,就看你如何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