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的緣故,我已經兩年多沒見過爺爺了。聽說他的耳朵越來越背了,精神也不如從前。
五歲之前,我作為千千萬萬個留守兒童之一,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座北方的小城。嚴格的說,這只是爸爸的故鄉,而爺爺的故鄉還在更遠的北方,那里有沃野千里的平原,有一望無際的麥田。
爺爺只知道自己是在共和國成立的那年春天出生的,因為打記事兒起,爺爺就沒了他的爸爸媽媽,他是被哥哥們,也就是我的伯祖父們帶大的。
爺爺有三個哥哥,他是最小的一個。可以想的出,幾個沒了爹娘的孩子,在那個困難的年代,童年會是何等的艱辛!
爺爺小學都沒能讀完,就被迫輟學回家務農了。終于熬到了十幾歲的年齡,就跟著大人們一起下了當地的小煤礦,做起了礦工。
爺爺曾經給我講過在礦井里的一次驚險經歷。那還是1966年春天的一天,那一年爺爺十七歲。他當時剛剛下到幾十米深的礦井里,就突然感覺地動山搖一般,巷道里幽暗的礦燈被搖得咣當當地響。他當時還以為是開挖面塌方了,后來上到地面才知道,是地震!
1966年3月,河北邢臺發生的那場大地震,奪去了數千人的生命,爺爺老家的房子也在地震中嚴重受損。
爺爺幸運地躲過了一劫,他后來一直說,是爹娘的在天之靈保佑著他!
一個偶然的機會,爺爺應征入伍,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從此,離開了家鄉,迎接他的是更加廣闊的天地。
由于表現優異,爺爺被提拔為了偵查班班長。也是在部隊服役期間,經人介紹,認識了我的奶奶。
在五十年后金婚的日子里,爺爺不無感慨的回憶道:
“看似漫長的半個世紀,仿佛就在昨天。我們兩個人騎了20多公里的自行車,帶著部隊開的結婚證明,到派出所登記結婚。是大哥(我的伯祖父)在他所在的區政府會議室,為我們操辦的婚禮。寬敞的會議室被親朋好友擠得滿滿的。區長還親自主持了我們的婚禮儀式。雖然沒有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但每一塊喜糖都特別特別的甜蜜。年輕漂亮的新娘,在英俊瀟灑的軍官(預備)的陪伴下,接受著大家最美好的祝福。一個幸福的新家庭從此開始了”。
再后來,就有了大伯和爸爸兄弟倆。
爺爺退伍后,被分配到了那座北方小城的一家國營大廠,成為了一名工人。
聽爸爸說,這家國營大廠好大好大,有學校、醫院、體育館,還有洗澡的、理發的、跳舞的、看電影的,反正啥都有。
爸爸還說,當年爺爺相當的厲害。短短幾年時間,從一名普通工人,一步步成長為組長、車間主任、副廠長,并在39歲的年齡,就被破格提拔為了當年全市最年輕的正處級廠長,手下管著三千多人呢。
但那個時候,家里人都不喜歡爺爺當廠長。因為,爺爺不僅每天忙得不著家,即使回到家也不得安靜,總有廠里人過來找爺爺談工作,一波一波的,沒完沒了。
但也有好的方面,比如,因為工作需要,爺爺家是當年最早一批安裝電話的家庭,電話號碼還只有四位數。當年爸爸最顯擺的事兒,就是領著一大幫小伙伴兒們到家里亂打電話玩。
爺爺年輕時,工作很拼命,當了廠長后,就更忙了。照顧家庭、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都落到了奶奶肩上。
我的大伯從小就是個學霸,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都始終是爺爺奶奶的驕傲。而爸爸則比較調皮,從小沒少挨訓。但在奶奶的嚴加管教下,還算沒有掉隊。
九十年代中期的時候,爺爺的廠子出現了經營困難。爸爸說,這是那個時代的“通病”。
好多人下崗,廠區里那些醫院學校電影院,都紛紛倒閉或者轉給了私人承包。后來,廠區家屬院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再后來,爺爺奶奶一家也搬離了廠區。
爺爺這個廠長,也下崗了。
還是很多年以后,爸爸聽奶奶提起當年剛下崗的那段時間,爺爺經常整夜整夜地睡不著。但他并沒有從此沉淪下去,為了這個家,他知道必須要堅強。
爺爺被迫走上了創業的道路。他辦過小廠,賣過物資,還開過小賣鋪,做過糧油店,總之為了這個家,任何的希望都不曾放過。
關于那些年創業的艱辛和生活的不易,爺爺從不在孩子們面前表露任何沮喪的情緒。反而,但凡遇到生意好或手頭稍微寬裕的時候,他都會帶著全家人出去吃大餐,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快樂。
他不想讓孩子們為家里的事而擔心,他說再難也要撐到供兩個孩子讀完大學,這是他們倆辛苦打拼的全部動力。
2002年,自從爸爸大學畢業,也和大伯一樣,去了外地工作,爺爺就退掉了所有的生意,和奶奶在新城區買了套房子,過起了退休的生活。
因為當年還不到六十歲,自行“退休”的爺爺,每月只能領到180元的失業補貼。但他說,加上這些年打拼的那點積蓄,只要孩子們不讓他們操心就行,這足夠用了。
大伯和爸爸也確實都沒有讓他們操過心。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結婚、買房,孩子們都很爭氣,他們都一直是爺爺奶奶的驕傲。每每說起兩個孩子,他們老兩口覺得很滿足。
大伯和爸爸工作后,都留在了南方。雖然孩子們都很孝順,但爺爺奶奶還是很少過去常住。爺爺奶奶說,但凡能動一天,都不想成為孩子們的負擔。
另外,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回到小城后,爺爺便戒了煙酒,并開始堅持每天早上走路健身,近二十年來,風雨無阻。
這些年來,隨著國家養老政策越來越好,他們老兩口的退休工資幾乎年年都在漲。
前兩年,老兩口把積攢下來的錢在新城的河邊買了套電梯洋房,那里的天很藍,水很清,空氣都有新鮮的味道。
爺爺在新家布置了漂亮的書房,這是他最愛的地方。
滿滿的書架上的每一本書,爺爺都仔細讀過很多遍。有些近乎翻爛了的書頁上,留下了爺爺閱讀時的批注或筆記,還有一些不認識的字,都在旁邊工工整整地標注了拼音。
爺爺從五十多歲才開始學習電腦,從練習打字開始,他把每天學習和鍛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二十年來,筆耕不輟,累積到今天,竟然已經有一百多萬字啦!
他說他要堅持寫下去,寫到一百歲為止;
我問他,那一百歲之后呢?
他說,未來就留給我們這代人繼續寫!
他還說,等他一百歲的時候,還要去北京參加祖國的百年慶典。爺爺對自己的身體很有信心,他對祖國的未來更有信心!他始終相信,不好的都會過去,未來會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