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熬了酸梅湯,天熱懶得出去采購,就網上淘了老北京酸梅湯材料包,煮出來的湯色金黃澄亮,味道酸甜適中,是小時候的味道哦。
酸梅湯是老北京傳統的消暑飲料,在炎熱的季節,多數人家會買烏梅來自行熬制(也有用楊梅代替烏梅),里邊放點白糖去酸,冰鎮后飲用,該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確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同時 酸梅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2含量極高,是其他水果的數百倍。雖然味道酸,但它屬于堿性食物,肉類等酸性食物吃多了,喝點酸梅湯更有助于體內血液酸堿值趨于平衡。
江南的酸奶湯是從老北京流傳過來的,江南濕熱的夏天跟酸梅湯更搭,所以我們小時候的夏天,酸梅湯是必備的,那時的酸梅湯是用酸梅粉泡的(酸梅粉直接吃比泡出來更好吃呢,我們常常偷吃),舀兩勺泡一大搪瓷杯,酸甜的香味就誘惑得我們直流口水,還沒等涼透就一半喝下肚去了。當時有效益好的工廠會每天提供酸梅湯,冰水沖泡的,真正的冰水沖泡的,那才好吃呢。
酸梅湯的記憶就停留在小時候,長大后好像找不到那種酸梅粉賣了,類似的買來,總不是這個味,酸梅湯就慢慢淡出了我們的夏天。
好在網絡提供了自己做酸梅湯的方法,于是,冰鎮酸梅湯又開始出現了,可是吃慣了可樂雪碧的兒子不愛那個味,說有一股中藥味,呵呵,是啊,酸梅湯的熬制方法就是中藥的煎制過程。
原料:烏梅:22克。山楂15克,甘草8克,陳皮8克,黑棗2個,冰糖80克(可隨自己喜好加減),洛神花2朵,桂花若干。
烏梅,山楂,陳皮,甘草中藥房都可以買到。
制作的過程:
第一步 將搭配好的材料(除冰糖和桂花)放入鍋中加2000克水浸泡40分鐘,
第二步,將浸泡的材料和水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熬制40分鐘左右。
第三步,聞聞味熬制出來沒有,再品嘗一下味道是否合適,這時候可以加冰糖了。如果合適就可以等涼后飲用了,如果味道不合適可以放入冰糖再調整一下。
關鍵的步驟:放入材料后一定要煮開一次水,再調小火熬制,之前不要放下冰糖,等最后味道出來后再放冰糖調整味道。
第四步,熬好的酸梅湯大概剩下1500克左右,過濾下放容器里,加桂花,等涼了就可以喝了(冰鎮一下更好喝哦)。
在盛暑期間飲用酸梅湯,不僅酸甜可口,還可起到開胃、補充水分的功效,比那些碳酸飲料要好得多。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常溫下,酸梅湯是很容易變質的,如果看到表面有細細的泡沫浮起,就說明已經變質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湯一次喝不完,最好在冰箱里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