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語

老家農村的清明祭祖,完全沒有靜默感。

放著鞭炮,燒著紙錢,拉著家常,遇見個熟人還要攀談一番。

爺爺剛去世的那幾年,很想有一個靜靜的時間可以肅然默立在墳前,或者可以和爺爺聊聊心里話,一直沒有這個時機。

現在有了小孩,也曾想過帶上小孩來到祭祖之地,全家人肅然默立,讓孩子慢慢知曉血脈是如何延續的,懂得生命一代代傳隨的使命,體味責任、禮儀和感恩。

我覺得這比言傳一百遍更有效,但如果真這樣做了又太另類了,我們這里掃墓都是幾個家庭一起去,你一個人這樣做,得把你當成怪物。

有一次和大寶聊起家族成員的時候,她竟然不記得姑姑是爸爸的什么人?更別說再遠一點的家族成員,這讓我和黃先生都非常驚訝,因為小時候她是都知道的,我們以為越長大她肯定不但記住了,也開始理解這種關系了。

結果……

這就是缺乏血脈延續的教育,清明本是很好的教育機會,但被我們浪費了,這個清明帶上孩子,即便無法給她講清我們從哪來,到哪去,也希望能在潛移默化、身體力行之中讓孩子領會百善孝為先的道理。

即使沒有肅靜的氛圍,但心里仍會牽動幾許思念,幾許哀愁。

人這一輩子,只有站在這里,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去向何處!

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這是哲學的三大終極之問。

從哪來?靜立墳塋默然,你便會追尋到這個答案。

你來自父母,父母來自父母,祖祖輩輩,總會有根,總歸有源。

開枝散葉,枝再繁,葉再茂,扎向大地的根,只有一處。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的眷念,是我們的來處,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電影《尋夢環游記》里說,人的一生會死亡三次:

第一次:是斷氣的那一刻,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死亡;

第二次:是舉行葬禮的時候,這一刻你的身份將會在這個世界上抹除;

第三次:是這世界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死亡。這一刻將是真正的死亡,從此不會有人知道你來過這個世界。

每每思及此,心里涌現的只有兩個字:珍惜。

珍惜自己,珍惜家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個清明假期,看起來堪稱完美。除陪父母回鄉祭祖外,還去了好幾個地方,看了好幾處風景,拍了好多好看的花兒。短短三四天...
    沙田柚的幸福公社閱讀 517評論 1 2
  • 1 2018年的清明確是不同的。 一談起清明,便想起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
    悟語wuyu閱讀 382評論 1 2
  • 今天清明節,是傳統的祭祖日子,也是對親人寄托哀思的一種方式,希望祖先庇護后人健康平安幸福,同時也是一種感恩活動,尋...
    心如止水8888閱讀 624評論 0 3
  • 又到一年清明節。記憶中的清明每年都是下雨,今天卻是個大晴天,雖然溫度不太高。清明節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已經延續...
    千里草閱讀 400評論 0 1
  • 今天的收獲好大呀,又一次讓自己感受到了不一樣。最近特別相信一句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是什么樣的你也就會吸引什么...
    王博_0936閱讀 17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