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阿斯伯格兒童的曼陀羅繪畫自我療愈之旅

看完本書最后一章曼陀羅繪畫成長案例,想用故事的形式來寫這篇讀書筆記。

寫故事之前先搞清楚什么是阿斯伯格。

阿斯伯格與自閉癥類似,但自閉癥可能存在大腦功能受損,伴隨智力缺陷。阿斯伯格是胎兒身體分化過程中大腦發(fā)育輕微受損,或母親懷孕過程中受到驚嚇,或出生時遭遇意外等因素作用下,自性保護動力受到了損害。從心理分析角度來看,自性原型是在生物漫長的進化中形成的,它是一種類似本能的動力,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礎。嬰兒出生后,為防止再次受到強烈刺激的影響,自性自發(fā)啟動了自性防御機制。自性防御過早的啟動,使得保護、分化、凝聚及整合等自性原動力的發(fā)揮受到阻礙。表現出如下病理機制:

一、保護動力受阻,啟動自性防御。兒童會形成刻板的行為模式,單一的愛好,缺乏對新異刺激的好奇心。
二、分化動力受阻,情緒比較原始和強烈,影響高級情緒的發(fā)展。人我之間分化較差,難以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影響人際交往。溝通困難是阿斯伯格的核心癥狀。
三、凝聚動力受阻,注意力過度集中難以靈活轉移,造成興趣狹窄、行為刻板。
四、整合動力受阻,語言缺乏邏輯性,你我他的代詞混亂。
圖片來源自網絡

針對阿斯伯格兒童的普遍特點及心理分析兒童治療所形成的模型,可運用曼陀羅繪畫進行治療,治療的思路是:提供安全和受保護氛圍,建立安全感,讓兒童感受到被接納。通過移情的作用,讓他們內化分化及整合水平更高的客體。具體步驟如下:

一、保護功能,尊重不恰當的凝聚。不能逼迫他們改變刻板行為及狹隘的注意力,通過他們迷戀的事物進行引導和學習。
二、促進分化。在他們喜歡的領域中進行多種可能的嘗試,讓他們有更多選擇的機會。從中學會調整目標和適應忍受挫折,隨著分化動力的發(fā)展,讓他們學會覺察、表達和控制情緒。
三、促進分化遷移,擴展愛好。通過相似性原則,讓他們從熟悉的領域逐步過渡到相關的領域。這個過程注意把握尋找相似,差異不能太大,否則兒童不愿嘗試。
四、激發(fā)凝聚動力,建立規(guī)則。隨著情緒控制能力的增強及興趣的遷移,阿斯伯格兒童學會遵守規(guī)則,逐步建立人格面具,有效減少他們在人際交流中受到的傷害。
五、提高整合功能,進一步促進人際關系。通過角色扮演游戲引導他們理解人我的不同及學習人際相處的模式。為了讓他們更好的理解情感,通過目光接觸,使用各種夸張的面部表情來實現目標。也可以通過重復播放兒童喜歡的視頻,耐心引導他們互相理解。

故事的主角小D是家中獨子,是一位7歲的男孩。他3歲時被診斷為阿斯伯格(智力正常)。讀幼兒園時,小D經常被欺負,對同學具有一定的防備心理。小學一年級時,他想與人交往卻未能掌握方法,而被同學孤立。能力上,具有很強的數字心算能力和記憶力。講一遍故事就能記住。在愛好上,喜歡看書,愛玩電子游戲,對音樂敏感。

有一天小D的媽媽在網上看到曼陀羅繪畫的介紹,便購買兩本《心靈之路:曼陀羅成長自愈繪本》,每人一本獨立繪畫,畫完一起交流,一起講述曼陀羅中的故事。

小D和媽媽按照《心靈之路》的順序開始畫,每一幅小D自己獨立完成,期間沒有接受過曼陀羅繪畫的分析治療。

小D保護階段曼陀羅繪畫節(jié)選

通過保護階段28幅曼陀羅繪畫,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心理空間,提高了小D的安全感。

小D第1幅曼陀羅取名《ABCD》聯想到轉動,表達出空白的自性動力需要轉動起來。

第19幅取名《時尚》聯想到人,中間不太顯眼的綠色,隱隱散發(fā)出表達天賦的希望之光。

第21幅取名《爸媽我》聯想到水餃,水餃作為美食能給人帶來能量,同時有團圓的意義。

第23幅取名《亂糟糟的垃圾堆酒店》聯想一團模糊,運用數字表達良好的思維及理性功能,進一步展現小D良好的數字敏感性及內傾感覺功能。

第24幅取名《五營》聯想五個平安符,象征穩(wěn)定和安全的情況下進入分化階段。

第25幅取名《****四個地方》聯想到馬路,對于堵塞,自性分化動力起到打破僵局、重新規(guī)劃的作用。

小D分化階段曼陀羅繪畫節(jié)選

分化階段28幅曼陀羅,提高小D情結的覺察與表達。

繪本第30幅曼陀羅取名《黑白顛倒》聯想整合篇的曼陀羅,表達負性情緒的同時也在努力控制這些情緒。這是一幅具有治療效果的曼陀羅。

第31幅取名《100萬種顏色》聯想彩圖,黑色被分化動力沖擊到外圈的一個小角落,意味著自性分化動力對小D的負性情緒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第47幅取名《自然卷進長筒襪》聯想紫色的那些顏色都得了黑色的傳染病,中心黑色被象征大地母親的褐色包圍住,小D內化了母親的抱持力量。

第48幅取名《“4”卷地方》聯想平平安安沒有掉進黑色標記里,小D開始覺察到黑色對自身的影響,并努力讓自己不受干擾。

第49幅取名《“4”表“4”格》聯想心情自助方格表上的顏色是紅黃綠藍的,小D用不同顏色表示各種情緒,自性分化動力在情緒上得到發(fā)揮,小D如果能夠堅持用這種形式覺察情緒,那么其高級情緒將得到發(fā)展。

第50幅取名《×××ד480”方區(qū)》聯想我國有四種氣型,通過意象表達,小D更好地分化和覺察自己的內心世界。

第51幅取名《植物卷入旋轉洞》聯想如果那些植物進入旋轉洞里的話,全被火車撞倒了。通過覺察、表達及情緒的控制,小D內心情結的能量開始被分化,預示著在自我-情結-自信軸中,情結之中也有自性動力。

第54幅取名《數字噪點》聯想數字遺落在點點的某個地方,表達小D被同學排斥和嘲笑為“怪人”,他己懂得在數學上用升華和幽默的方式來釋放痛苦。

小D凝聚階段曼陀羅繪畫節(jié)選

通過凝聚階段的28幅曼陀羅,小D進一步覺察內心的情緒。

繪本第68幅曼陀羅取名《黑色的傷心》聯想到其它顏色不陪黑色玩。繪畫中心是象征希望的綠色以及象征光明的黃色,表達出小D情緒雖受外界不良刺激困擾,但已學會釋放情緒了。

第71幅取名《紅黃綠黑》聯想到為我感到支持,讓我看到春天,還感覺到這幅曼陀羅真美啊!前面提到的第19幅曼陀羅中心那個“藍色星星兒”,如今成了一顆位于中心并閃耀光芒的寶石,中心能量已經呈現出來。

第73幅取名《黑色世界》聯想到好可怕,隨著小D自我力量的強大,他開始思考父母有朝一日會變老并離開他,他將如何面對外面的世界?

第77幅取名《黑色區(qū)》聯想看不清楚,開始用綠色來刻畫自己,自我意象在悄悄變化。

小D整合階段曼陀羅繪畫節(jié)選

繪畫整合階段的28幅曼陀羅,促進小D矛盾的整合。

繪本中的第86幅曼陀羅取名《轉機黑炸》聯想黑色炸開了山,象征用藝術的方式來轉變壓抑和否定的心理防御,這對阿斯伯格強烈的情緒爆發(fā),無疑具有較深的治療作用。

第89幅取名《4+4=8》聯想到9個圓圈是我的時尚數字,老師1人,同學8人,在9里面,我要給他們分組。。。小D試圖用他的優(yōu)勢功能來理解復雜的人際關系,如果他獲得理解,他更能與別人相處和更有力量面對被排斥和被孤立的困境。

第92幅取名《黑色發(fā)現的寶藏》聯想整個黑色都發(fā)現了神奇的寶藏,穿透情結,洞見自性。小D的自性整合動力已慢慢開始發(fā)揮作用。

第94幅取名《黑男紫女》聯想到波浪滾滾的波濤正在男女不分,投射出小D內心希望與異性交往,但又深深自卑。

第98幅取名《繽紛》聯想國王命令、給每人發(fā)一只眼睛,有一個人進入了世界,國王說,鉆進國旗里,你在繽紛的顏色中看見了世界。清澈的藍眼睛是洞察力,穿透情結、理解、并治療,這些都是來自自性的指引功能。

第103幅取名《綠色轉盤》聯想妖怪。小D消極的藍黑顏色涂在具有神圣意味的龍鳳身上,意味著某種意義的轉化。

第104幅取名《3事矛盾》聯想其實我什么都不想做。藝術,對小D而言,無論是宣泄情緒還是優(yōu)化人際關系,都已經起到無比重要的作用。

第106幅取名《心碎》聯想3個人都關在一個生銹的籠子里進退兩難。父母的情結讓小D自性動力受阻,他已經試圖自行化解。

第109幅取名《升2降b(6)》聯想2+6=8,小D將優(yōu)勢IS(功能數字的視覺化)、ET(數字的邏輯排列)與藝術進行融合,隱約彰顯其譜曲的天賦。

小D指引階段曼陀羅繪畫節(jié)選

28幅指引階段的曼陀羅,小D畫了10幅,漸漸折射出其內心深處自性神圣之光。

繪本第117幅取名《為夢想發(fā)射》聯想火箭還有15秒就要飛到天空了,女人和女孩對火箭說:“祝火箭飛的快樂”。從母親的抱持,到老師的支持,小D的自我功能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擁有更多的力量去追求與實現自己的夢想。

第118幅取名《8歲結婚》聯想國王和王子進入了我的婚房,他們?yōu)槲页瑁€給我很多禮物,我拿到99個禮物之后,組成了桃子,我的獎金翻倍啦!我的桃子也翻倍啦。桃子有長壽的意義,也有戀愛的成分,而“桃園結義”更有結盟的意義。兩個9整合聯結的意思,這預示著小D的自性整合動力發(fā)揮作用,推動著他去與他人建立聯結。

第121幅取名《無色之河》聯想這時人們都覺得無色之河有朵灰心之花。意味著小D已經能夠比較不認同別人眼中奇怪的自己,無色讓人聯想到禪宗開悟的境界,折射出小D內心深處自性神圣之光,不會因為任何疾病,更不會因為阿斯伯格而被淹沒。


繪本173個階梯式自愈曼陀羅模板,小D利用一年零7天共畫了127幅,他依然在畫。小D根據曼陀羅繪本的指導,一步步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學會覺察,慢慢讀懂自己,接納自己,逐步拿回屬于自己的力量,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克服自己的短板,改善并發(fā)展人際溝通的能力。

從小D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曼陀羅繪畫發(fā)揮自我療愈的效果,有以下幾點因素:

一是相信,相信曼陀羅有自我療愈作用。
二是行動,付諸行動繪畫并堅持。
三是按繪本的指導語去做,每次都寫下當時的心情、取名、聯想等,深入理解自己作品的意義。

至此,《兒童曼陀羅繪畫分析理論與實踐》閱讀完畢,感謝作者陳燦銳、高艷紅兩位心理學博士用嚴謹的態(tài)度,表達曼陀羅繪畫的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和多樣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