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青殿外追上甄嬛、沈眉莊、安陵容三人,嘲笑甄嬛和沈眉莊到:“喲,各位姐姐讓奴才們拿這么多賞賜干嘛呢?”
“……”
夏冬青嘲諷她們給予小恩小惠收買人心的行為令人不恥,乃小人所為。
而旁觀者只能捂嘴偷笑,這沒有眼色坐井觀天卻一味奉承權貴心思狹隘的蠢貨,這樣來抨擊禮數周全的旁人,當真是令人貽笑大方。
我不由得深想,這夏冬青的教養親人是何許人也,居然能教育出擁有這樣三觀炸裂的女子?
夏冬青的教養親人,可能是厭惡極了那些用錢財收買人心的一些小人,看著一些小人用這樣齷齪的行事方式卻獲得了實質性的好處,不由得厭惡又嫉妒,卻沒發覺自己本身也是另一種小人。
夏冬青的教養親人可能更喜歡那些處事大方且周全的權貴之人,卻不料在無數次的厭惡與嫉妒這些小人的行徑中,自己更是變成了與他們行事相反的小人。
像這種一味指責抨擊別人的小人,自命不凡,常常以為自己就是這世上最特殊的貴人,是上天某一時刻的寵兒。因此,陷入對別人的指責中,也忽略了自己的一些缺點,更是忽略了在他們自己一味狹隘地指責別人時,自己身上的眾多令人討厭的缺點已經瘋長在狹隘這個缺點之上。
只是他們不覺得自己是狹隘,反而以為自己是正義,因此,伴隨狹隘瘋狂生長的那些缺點令他們錯認成伴隨正義瘋狂生長的正義特點。
人總是希望得到認可,別人的認可會讓一個人更認可自己,如果這個別人是自己最信任最親近的人,那這種認可就會決定性這個人一生的性格和眼界。
當你特別鄙視你身邊某些令人不恥行為的人,如果你陷入對這個人的指責和挑剔中,卻又無法用你自己認為的良善去撼動這個人的人格,又無法離開這個人,很多人常常會鉆牛角尖至死。
在這樣一味地去抨擊那些小人的行徑和情緒中,你會變得越來越狹隘,而你堅持認為自己的抨擊是正義,你不容人的狹隘是正義之行,于是,附加的更多缺點就萌發在狹隘的土壤里,瘋狂生長。
然后,你就變成了另一種別樣的小人,只是你自己沒有發現而已。
對于夏冬青來說,她吐出這樣狹隘的言語,就已經說明,她在小人的世界里,混的爐火純青。不僅瘋狂貶低自己看不慣的別人的行為,更是熟練學會了小人這種惡意貶低別人的習慣,然后繼續瘋狂貶低別人。還以為自己就是最正確的人。
甄嬛和沈眉莊初入后宮,良好的家教使她們觀察周到顧全大局,能夠看清時事,又是禮數周到。送禮于下人,這也是一種宮里客氣的做法,使下人們得知這位主子慷慨大方待人客氣,從而得到人心,贏得下人們的幾分善意對待。送禮于旁的姐妹,這也是表示善意和熱情,贏得別人的尊重的善意對待。
這樣顧全大局禮數周到的做法,在夏冬青看來,卻是用錢財收買人心這般令人不恥的小人作為。
不得不說,夏冬青是陷入了小人們的不恥行為之中,時間長了,連自己的三觀都已經混淆,不看人品看做事,做事與自己以往看到的小人做事有點相似,那這個人也就是小人。這真的令人笑話!
人世間啊,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種說法,自然,在不同人的心里也就變成了好壞兩種做法。自然,在好壞兩種之間,還有一種說法叫客觀。所以,每一件事情,都有三種描述,好,壞,客觀。
比如,田野里,有一個男人在幫助他的寡婦鄰居收麥子。有人會說:“這個人真善良,幫可憐的獨居鄰居收麥子,可真是個大好人?!庇腥藭f:“喲,這是有所圖吧?!绷私馐聦嵳嫦嗟娜藭f:“寡婦之前的丈夫與這個男人是從小長到大的兄弟,寡婦之前的丈夫曾經更是用命救這個男人一家于水火中,這兩個兄弟都是品性極好的人,這個男人知恩圖報,幫助這個寡婦做農活,也是很應該的?!?/p>
可是,了解事實真相的人有幾個呢?
所有人說話,不過是信口一張嘴,話里見人品罷了。
我爸我媽總是挑我姑姑的錯處,其實,是他們過于細膩了。說我姑姑過于圓滑事故,但事實上,最不顧全大局的是我爸而已。
作為同一代人,曾經的親情少了點真誠,而曾經付出的真心似乎變成了笑話,看著人家處世周到,在外體面,做事周全,顧全大局,突然之間自己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好像曾經同甘共苦的那些日子才是真實的,真正熱愛和生活過的。
看見人家變了,自己又刻意退縮,認為真情不再,是別人辜負了自己的真心,陷入圈子里出不來,就永遠像一個小孩一樣渴望被別人疼愛。別人已經把你當成了一個堂堂正正的大人,即使少了點真誠,那也該用大人的方式來相待,思維對的上,福至心靈,說不定曾經那種惺惺相惜的姐弟之情就回來了。
可他,狹隘地陷入對我姑姑的指責中。
她圓滑事故,如今眼里只剩了錢。
待人怎么那么假呢?
做事只知道自己付出最小力而獲得最大利益。
一點都不在乎別人對她的真心。
我不想說,同一代人之間,可能因為態度的細微差別,總能輕易引起嫉妒。
而我爸,就是站在認為自己絕對正確的思想上,狹隘地指責我姑姑,也失去了自己成長的機會吧。
在我看來,我姑姑挺不錯的,不管我爸我姑姑之間有什么恩恩怨怨是是非非感情的變化種種之類的。我看到我姑姑生活逐漸更好,在外看來也更加體面,能顧全大局,能安定人心,在人看來品質還是十分周到的。
雖然有時會帶入她工作時的圓滑特點,讓人感覺不似過往般真誠,但能理解。畢竟,工作時帶入自己的一些特點,總是不容易改變的,也能理解。只要心里還有很多真誠,那就夠了。
而作為所有的長輩,基本上都很喜歡我姑姑家的老二姑娘。老二姑娘看起來彬彬有禮,待人客氣,對待長輩十分尊重,禮數周到,行為大方。
而在我爸說我姑姑圓滑事故地時候,我就想起那個老二姑娘,似乎在我看來更圓滑事故一些,至少她比我姑姑修煉得道,時時刻刻八分真誠都在。
所以作為同一輩人看的話,就更容易產生抨擊對方的心理,作為不同輩人看的話,似乎就更清楚客觀一些。
人家的優點,不要因為你挑出了一點錯處,就去站在情義的道德標準至上,否定了人家的所有,到底還是自己太狹隘了,狹隘地讓自己全身長滿野草,你還以為開出了正義之花。
只不過,變成了另一種小人罷了。
古代的一切,都可以用“禮數”來作為標準。比如為人正直善良、待人彬彬有禮、處世落落大方、談吐張弛有度、笑容賞心悅目、走路標致有氣質……
而現代,“禮貌”所代表的,更多說話不逾矩,尊重他人,樂于助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