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什么?

社會對于學歷的似乎有一種天然的崇尚,總會把更高學歷者的話語奉若權威甚至真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少在校大學生、研究生,每天的學習時間的確會比我們長不少,但是也絕對沒有長到我們不能企及的程度。把寒暑假周末加入進來平均計算,我推測他們每天學習時間不會超過5小時(無依據),那么普通人如果每天堅持把所有零碎空閑時間充分利用,再短也不會少于3小時吧。這還是保守計算,現實來說,那些頭上冒著學術光環的人,和普通人的差距不過也就是2、3年的聚焦注意力的區別

而大部分較高學歷的人擇業方向與專業并不一致,同時,很大一部分博士研究生到了崗位上卻和大學生、本科生甚至多年以前的高中生干著同樣的工作,也并沒有干的多出色,甚至還不如一般人。我們可以粗略的推測出:

結論一:僅就學習知識的能力而言,我們并無弱勢。

結論二:不以使用為目的的學習等于不學。

結論三:分散注意力往往一無所獲,把注意力聚焦在重要的地方才能更有價值

研究生學習的啟示?

但在這些高材生中的確有很多優秀的人。從研究生的教學方法中,我們能看到,課時非常少,但除了學習任務之外,最重要的任務是研究。

研究與學習不同,學習是被動的接受,而研究是主動的探尋。

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我們都是被動不經篩選的接受信息,一定會被垃圾信息灌昏頭腦。我自己因為研究區塊鏈加入了很多微信群,每天群里的網友都因為漲跌沸沸揚揚,我盡管還有些注意力駕馭能力,也常常被影響。

研究的方法:

一、確定一個方向或問題(盡量具體)

二、廣泛搜集相關資料(包含正反意見,不同的資料)

三、與自己的常識聯系,找出相同點和區別

四、進行審慎的判斷

我們可以從研究的方法論中獲得對于駕馭注意力的啟示。

一、有明確具體的目標

二、有目標清晰的行動

三、只關注相關信息信息本身

四、找出相關信息的相同與不同

五、研究充分果斷判斷

例如我們淘寶購物時就可以借鑒駕馭注意力方法論。

我自己就常常本來準備買一件衣服結果最后看了鞋子,看了褲子,還看了電腦鞋子書包。。。大把注意力被浪費——目標不明確,關注太多無關事物

我們常常買個手機在不同網絡店鋪逛來逛去,同一件商品反復逛,卻甚至沒有列出自己剛需的清單,不同店鋪差別清單來思考——問題細分不夠

在你下單之后,還是在被多巴胺的誘惑刺激利于看著謝謝新鮮靚麗的商品圖片——充分研究并判斷之后就應該果斷收回自己的注意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短板理論正在失效,而長板理論正在凸顯,即我們的價值不再是決定取決于我們的短處有多短,而越來越取決于我們的長處有多長。把注意力聚焦在成長上,聚焦在對于成長最重要的事物上,才能打造我們的長板。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