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想好好跟過去告?zhèn)€別,迎接嶄新的2018年。
要告別17年,首要就是好好與不幸離世的外公告別,希望我們一大家都能放下,特別是外婆,阿姨舅舅他們。“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戚戚” 前天看到鄒瑜哥哥發(fā)的長文《奔喪記》(副文會展示)祭奠外公 挺觸動 不忍猝讀 其實自己也想記錄這次印象深刻的為外公送行的經(jīng)歷 只是不想用沉重的文題也不想去回想也想不太起來了 自己總會選擇性地去遺忘 懦夫的行徑
17年的冬天似乎注定不太好過,外公的身體漸差,十二月份就在算日子過,十二月二日就把外公送回鄉(xiāng)下去了。有些事雖然已經(jīng)料到結(jié)局,但真到謝幕的時候,還是那么措手不及,悵然若失。十二月二十一日晚上在上晚自習(xí),本想下了晚自習(xí)打電話與母親分享意外獲得榮譽之事,結(jié)果母親快八點的時候來了電話。電話那端的母親,啜泣不止,不安的念頭涌了上來,著急地問怎么了。“琳琳,外公走了,你要回來”媽媽邊哭邊說,沒等我反應(yīng),安慰,電話那端就是嘟嘟的忙音了。那一剎那,真的蒙了。晚自習(xí)還是沒有控制好情緒發(fā)了火,晚上不知怎得睡著了。星期五的課,不知道在上些什么,整個人就是魂不守舍的。放學(xué)了就沖去車站等車,陰差陽錯,沒有趕回斜石,一個人呆在武寧。等著周六趕回去。誰知周六早上一開機(jī),電話信息轟炸,匆忙坐上小哥哥的車,以為是去斜石,結(jié)果卻是趕去殯儀館,因國家規(guī)定,外公作為公職人員,不得不火化尸身。第一次進(jìn)火化場,看媽媽阿姨們悲痛的狀態(tài),聽媽媽的聲音都啞了,已是不忍,阿姨卻讓我瞻仰外公遺容,還讓我握一握外公的手。我這么做了,讓我無法忘懷,無法釋懷。那是怎樣的面容,比蠟像還要生硬,嘴巴還是張開著,手已經(jīng)是綿綿無力的,可是握起來卻是那么沉重。等到鄒瑜哥趕到,只看了外公一眼,便是火化了。我攔著聲嘶力竭的母親,還要扶著突然嚎啕大哭的阿姨。在那一瞬間,我才深切地體會到什么是血溶于水。之后便是送外公骨灰回斜石,在車上,聽表姐們聊喪事禮節(jié),我很茫然,還是魂不守舍。到了斜石,多年未回,有些變化吧卻無心去探索。看到外婆,盡力去勸慰,外婆總算安定下來。接下來的近兩天,燒紙,守靈,都參與了一下。還為外公誦讀《金剛經(jīng)》,希望能求得福報。17年12月25日,送外公,入土為安。盡力隨著大人們的安排,可還是出了一些小差錯,面對母親的責(zé)備,自責(zé)難過地落淚,那是無法克制情緒的瞬間。外婆在那天也難忍悲痛,嗓子都哭啞了。
17年12月26日又重新投入工作中,情緒還是不穩(wěn)定。說實話,自從工作了,每次回武寧,看著外公從還可以走動到偶爾走動再到無法起身這各個階段,情緒是越來越重的。也是這一年,讓我對外公走了更深的認(rèn)識,感動于他對外婆的愛。為他也寫了《我的外公》,《像個孩子》。在17年的最后一天,我希望享年85歲的外公還是像個孩子一樣沒有傷痛只有快樂在天上!緬懷我的外公,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