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記
------寫給兒子18歲的成人禮
序:時光流轉,歲月驚人的相似。今天是2018年1月5日,是小寒節氣,下著雪。18年前的今天,是小寒節氣的前一天,也下著雨雪,凌晨一點多,你如同可愛的天使降臨我家。現在是凌晨的一兩點鐘,外面暴雪紛飛,媽媽在你成年的日子里,寫下此文回憶懷你生你的一段奇妙的經歷,作為你的成年禮,也借此告訴你,生命的旅程,原本就是美妙風景伴著一路風雪而來的,豪情伴著悲壯,歡樂伴著憂愁,笑語伴著淚水,收獲伴著辛苦。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而且好好地走,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我們會幫助你走好、走穩,也希望你眼界更遠,走得更遠!
1999年春天,我告訴婆婆自己懷孕的消息時,婆婆臉上露出了滿足欣慰的笑容。兒子兒媳結婚三年多了,終于要給這個家添丁進口了。
懷娃的頭幾個月他們都很緊張,叮囑我時時刻刻要小心。那時我帶初二兩個班級的語文課,兼一個班的班主任,家里人還跟校長提出給我減少教學任務想法,我拒絕了。我的娃很懂事很爭氣,沒給他未曾謀面的娘親增添麻煩,并沒有傳說中的孕期反應,也沒有影響我上課買菜做家務,更沒有影響食欲和睡眠,我還時常騎車去田野逛逛。用我同學王麗芝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像懷孕,你頂多是飯吃多了,把肚子吃大了”。如果能表明我懷孕了的話,那就是不能聞皮衣的味兒,我先是把自己的皮衣皮馬甲扔了;再就是一墻之隔的左右兩家同事不能在院子里晾掛皮衣,隔著院墻我就能聞到味兒,然后就想反胃,后來發展到不能看也不能想皮衣,不然就嘔吐不止。那時我就笑著和同學王麗芝說我懷孕了,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娃爸歡喜地伺候著他的妻子,把他喜歡做飯做菜的天賦和技能發揮到極致,吃面條就在老母雞湯里下他自己手搟的雞蛋面,補鈣就買泥鰍黃鱔豬腿骨,補維生素就蔬菜沙拉、肉絲小炒,熬粥從不做白米粥,那段時間家里熬過湯的豬腿骨成袋的賣給收廢品的。廚房里每天都彌漫著各種肉香,日子被寵成了一碗碗美味湯汁,百喝不厭。
夏天到了,天氣漸熱,煲的湯容易壞掉,我們專門到霍邱城區買了一臺海爾冰箱,是海爾小王子,我記得是兩千二百塊錢。有了冰箱他再也不用每天煲湯了。這臺冰箱直到現在還在使用,雖然能耗高,但一直舍不得扔掉,因為它承載著一段生活的記憶。炎熱的夏季來臨時,娃爸突發奇想,把冰箱門打開,對著房間吹冷氣,當空調使用,倒也是涼爽了一個夏天。
我在師范求學期間沒有拿更高的學歷,參加工作了才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1998年7月從六安師專函授畢業后,正逢中小學教師學歷達標,我接著就參加了安徽師范大學成人自考,我們叫小自考。生娃和拿學歷的矛盾擺在面前,我把所有能利用的課余時間全部用來學習復習,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參加三次考試,1999年上半年十多門課程全部通過,只有一門古代文學史補考了,當時全縣首批通過的為數不多。現在想想估計沒有哪位孕媽媽是用背中國古代文學史背莎士比亞劇作評論的方式進行胎教的吧。
1999年7月31日去參加安師大畢業論文寫作培訓,那時懷孕四個多月,愛人不放心生怕出意外,揣上家里的全部家底四千多塊錢,陪同前往蕪湖,一路上坐汽車,倒汽車,坐輪渡,折騰了一天終于到達美麗嫻靜的江南名城。輪渡上娃爸還指著在建的蕪湖長江大橋給我看,還摸著我肚子對著娃說,這回爸爸帶你跑得遠,咱們游長江來了。11月31日,離預產期只有一個月,我挺著超級大的肚子,再次來到蕪湖進行論文答辯,還帶著幾千塊錢,這回擔心路上顛簸把娃早產在蕪湖。畢業論文答辯時,估計幾位評委也不想為難我,提的問題超級簡單,我不費勁就以“優異”的評價通過了。我還拍著肚子對娃說,媽媽通過了!12月初我就拿到了本科畢業證書,我是我們學校的第一人,當時我們學校為了文憑達標參加同類文憑考試的有十幾位老師。
我那時根本沒覺得懷孕帶來什么困難,我行動自如,快走、騎車跟平常人一樣,旁人緊張得不行,我卻跟沒事一樣。我所在的馮井中學是走讀兼寄宿的學校,我家住在學校里,代兩個班級語文課,共有150多名學生,加上早晚自習、批作業和班主任工作,每天工作量非常大。每天早上還要督促學生起床,帶學生順著操場跑步;教室又在三樓,每天爬上爬下,同事們常常看到我在校園里跑來跑去的身影。
冬天漸漸來臨,腹部也漸漸挺起來,沒有合身的衣服能穿了。娃爸親自去選了一件肥大的淡綠色的羽絨服回來,很好看,就這一件衣服包裹著我度過整個懷孕后期。這件羽絨服的外罩至今還在,內膽后來在娃上三年級時被我翻新做了一件新的羽絨服,一直溫暖了娃到小學畢業。
2000年,千禧之年,很多人剖腹產想趕著生個“千禧娃”或者是“世紀嬰兒”。我們不論,元旦過后,陰雨不斷,1月4日夜半時分,我被一陣肚痛驚醒,感覺身下一股潮熱。我立刻意識到這是要生了。我推了娃爸一下,講了情況,人家倒好,翻個身說:“沒事,咱媽說肚子疼,也不會一下子就生的,明天白天再說。” 我再無睡意,疼痛的感覺間有間無,一直持續著。
吃完早飯,娃爸又去鎮里上班去了,我也趕到教室給學生上課。那天上午我連續上了三節課,期間肚子陣痛不止。下課后我不放心給婆婆打了電話,老人家一聽嚇了一跳:“哎呦,我的孩喲,你丫頭太膽大了,這不就是要生了嗎?趕緊收拾東西,叫劉勇回來!你看看你,還上課?他還上班?你們都好大的膽子!”
1月4日下午冒著冬雨,我們一家驅車來到周集衛生院,因為我婆舅住在醫院里,承包醫院的食堂,吃住方便。天氣濕冷,大家都不許我坐,要我一直走,我就忍著漸漸加重的疼痛在醫院門口走來走去。傍晚,天空開始飄起了雪花,西天上電閃雷鳴。屋漏偏逢連夜雨,醫院條件簡陋,這我能接受,因為我認為自己孕期不矯情,能打能動,生產應該不費勁,可是居然停電了,這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娃爸在醫生的建議下趕緊去街上買了一大堆黑炭回來。
晚上我婆舅媽在燭光里給我打了許多荷包蛋,說:“外甥媳婦兒你多吃點兒,不然生的時候沒有勁兒! ”我很感激,也配合地吃了很多,現在我根本不記得吃了多少,我只記得大家都鼓勵我多吃,為大生產積蓄力量。
冬天的夜晚來得很快,昏暗的病房里陰冷陰冷的,醫生不斷地來檢查,又不斷地告訴我還早著呢,疼痛和寒冷讓我很難受,這種滋味根本不如懷孕的時候。醫生還讓我走走,可是疼痛讓我根本不想走動了。疼痛是間歇性的,不痛時我就保存體力,難以忍受時我就“哼哼”,可“哼哼”解決不了問題,娃爸被我“哼哼”得著急了,忍不住說:“哼哼,哼哼,有好痛嗎?忍一下不就行了嗎?又不是就你一個人生孩子?”他一下子把我惹毛了,趁他媽不在跟前,我把他痛罵了一通,他只好低頭認錯,可我不依不饒,真好,用這種方式居然能緩解疼痛!這么多年每當他提起生娃的事,我就說這是我最不能原諒你的事,還說你之前干了那么多好事全被沖抵了。好在我重情重義,沒有揪住他小辮不放,看在煲湯、買羽絨服等悉心呵護我的份兒上就減少了對他的怨憤!
終于可以進產房了!外面雨雪交加,電閃雷鳴,產房里也是昏暗的,一盞油燈還是婆舅媽端來的。炭早就燃起來了,紅通通的一盆火,溫暖得很,怕中毒又開了一扇窗,不時有穿堂風吹過。不知道是醫生不會指導還是我自己之前體力消耗過大,躺在手術臺上,我困得不行,就想美美地睡一覺。我一點也不佩服自己,我真不會生,更不會用力,醫生急得只想給我一巴掌,高聲訓我:“不是拉屎,是生孩子!”在用力的那一瞬間,我差點兒要背過氣去,隱隱約約我聽到醫生和我婆婆說,“好了好了,頭出來了!” “哎呦好,肩膀也出來了!”
1月5日凌晨一點多鐘在經歷了整整24小時的陣痛之后,我終于把娃生下來了。臍帶還沒剪,我就聽到他扯著嗓子“嗚哇嗚哇”高聲啼哭,好像驕傲地宣告他來到了世間,不過醫生還照樣對著他的小腳掌“啪啪啪”打了幾下。他好像很委屈,哭聲更大了。是的呀,我都已經哭了,干嘛還打我呀?我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塌陷松軟的,隆了兩百八十多天的肚子就像被掏空了一樣瞬間癟了下去,這真是一種奇妙的感受,剛剛還裝在我肚子里的一個肉團瞬間就變成一個活生生的嬰孩,娃爸在我耳邊說“一個很漂亮的男孩,謝謝老婆,辛苦了!”婆舅媽又端來一碗糖水荷包蛋,以示獎勵和補充體力,我又是感激地吃光,連糖水也喝下去了。
我覺得我懷娃不難,生娃難,養娃更難。
醫生叮囑婆婆,天冷,新生兒不適應,要抱在懷里焐,她不放心他兒子非要自己焐,其實她并沒有多少火力。娃一夜沒停下地啼哭,時而委屈,時而抗爭,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夜擔心我娃是不是哪里有殘疾。娃爸被我們折騰了一天后到另外一個房間很快沉沉地睡去,凄冷的夜時不時響起娃的啼哭聲和婆婆的嘆息聲。
這一天是2000年的1月5日,農歷冬月二十九,是那一年的小寒的前一天,雨雪交加,電閃雷鳴。
整個后半夜,我沒有初為人母的歡喜,卻滿是擔憂與驚恐,胡思亂想了許多,當然還有埋怨,埋怨娃爸拋下我們娘倆自己呼呼去了。
天還沒亮,婆舅媽就來到病房,她也不清楚怎么回事。直到醫生上班,趕緊把情況跟她說了,她查看了一下說:“沒事,小家伙凍得,你們看鼻子凍得通紅,鼻涕都流出來了,不過別凍感冒了啊!”聽了醫生的話,我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來。趕緊對婆婆說:“把孩子給我焐著吧,回頭別把您也凍壞了!那就麻煩了!”娃爸起床后打電話跟在家的公公報喜,順便讓他給取個小名,娃爺爺想想說:“出生在冬天,又是打雷又是下雨雪的,就叫冬雷吧。”后來有朋友開玩笑說:“喲,名字還是人家自己帶來的呢。”
兩天以后,我們回到了學校的家,娃爸放了老長老長的一掛鞭炮,很多同事都是聞聲出來看,才知道我已經生了,后來大家還常常說笑,說我白天還在教室上課,晚上就把孩子生下了。坐月子的一個月里,天空沒有放晴過,我媽來伺候我坐月子。娃爸白天上班,晚上回來在廚房施展其高超的本領,凡是可以下奶的各種魚、鴿子、老母雞、刺猬等等,都燉給我吃肉喝湯。可是無論他想什么法子催奶,奶就是不買他的賬。好吃好喝,眼見得我跟個氣球一樣漸漸漲起來,就是不見有多少奶水漲起來,可憐的一點奶水根本不夠填飽娃那張饑餓的嘴巴,這個小壞蛋還不喝牛奶,他常常是含著奶不松口,還不斷委屈傷心地嗚咽。我媽常常看著他外孫說“誰讓你來的時候不把飯碗帶滿呢?弄得你天天忍饑挨餓吃喝不飽的。”我呢,越著急越是不出奶,好心的同事們出謀劃策,安慰我,幫助我,可就是不見效,都只好作罷。滿月的那天正好是臘月二十九,是那年的除夕。我們倆帶著娃回到婆婆家過年,這時候弟弟妹妹們都放假回來了,家里增添了新成員,全家上下歡歡喜喜,我也是敞開肚皮吃,巴望著多出點奶水。
養娃真的不易,除了熬夜把屎擦尿外,沒有奶水,娃常常含著奶不松口,我側著身體不能安睡,難受至極,還不敢動,怕驚動了娃,又會是一陣鬧騰,那這個夜晚就甭想睡了。艱難地勉強湊湊合合過了幾個月,便加入了米粥湯糊,雖然身體瘦,但小臉蛋挺紅潤的。小家伙漸漸的越來越可愛,逢人就笑,人見人愛。娃爸一直不放棄,依然想方設法燉魚燉肉湯給我喝,我倆還開玩笑說“每天都在為孩子的嘴巴奮斗”。
……
是的,為了孩子的嘴巴奮斗,以前是,現在是,未來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永遠不會變的!
2018年1月5日孩子就滿18歲了,在他成年的日子里,寫下此文回憶懷他生他的這一段經歷,痛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