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年9月6日,新學期的第四天,小明(化名)終于按時來學校了。
? ? ? 在報到的第一天――9月1日,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他與上個學期有什么不同,因為他沒有完成暑假作業(yè),故批評并責令他一定要補上!
? ? ? 9月2日早上,接到他監(jiān)護人的電話,說是沒有完成暑假作業(yè),不愿意來讀書,也才知道一直在家照看她的并不是他的媽媽,而是一個委托人。很明顯,委托人和小明溝通失敗,于是我開始和小明電話交流,小明在電話那頭哭泣,我好言哄他,可他似乎聽不進去,一直說著:不去,不去……溝通無效,只能準假。
? ? ? 9月2日下午,因為要開展團建活動,無意中聽到小明所在一組的組長說,小明是這個組負責帶彩筆的,于是撥通了小明的電話,讓其組長和他交流,小明終于答應下午回學校上課。初步意識到,小明的狀態(tài)跟上個學期有很大差別。
? ? ? 9月5日早上,又接到了小明的電話,說是作業(yè)沒有完成,要請假。電話那頭竟沒有聽到絲毫的由于作業(yè)沒有完成而應有的愧疚感,滿是理所當然,委托人提及,周末兩天小明并沒有出去玩,一直在房中做作業(yè)。我開始意識到這個孩子的轉(zhuǎn)變,不想那么快下定義,但我想這個孩子已經(jīng)開始有一點點厭學了。于是我要求委托人及時跟家長聯(lián)系,讓家長與其溝通,委托人答應并且嘗試說服讓他下午來讀書。隨后我又打電話跟委托人交流,委托人透露,小明的爸爸打電話過來將小明訓斥了一頓。
? ? ? 9月5日下午,小明依舊沒來讀書。委托人告知,小明答應明天一定來讀書。
? ? ? 于是有了最開始的一幕,今天一天我并沒有選擇一開始就找小明談話,但我默默的在關注小明的表現(xiàn),這個孩子臉上沒有絲毫笑容,整個人有氣無力,絲毫沒有精氣神,聯(lián)想到委托人曾經(jīng)說過的,小明身體一直不太好。果然到了中午的時候,不管怎么說,小明都不肯去吃飯。
? ? ? 放學了,沒有完成英語和語文背誦的名單當中,小明是其中一個。借故將小明帶到辦公室談話。
? ? ? 一開始,小明便處于明顯不愿意交流的狀態(tài),面對我的提問:
“上個學期的你表現(xiàn)的非常好,為什么這個學期剛開學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兩次曠課現(xiàn)象?”
“沒原因……”
? ? ? 等我再三詢問,小明才淡淡的回答“不想讀書……”
“那為什么不想讀書呢?”
“太累……”
“那你覺得你爸爸媽媽在外面賺錢累不累?”
“累……”
“那他們能不賺錢嗎?”
“不能……”
“所以孩子,你那么小是肯定要讀書的,還有其他原因嗎?有沒有同學欺負你?”(聽委托人說我們班上有同學曾經(jīng)欺負過小明)
? ? ? 沉默……
“你可以說給我聽的,我一定幫你保守秘密,不告訴那個人,但同時我會盯著他,讓他不再傷害你……”
“有一個人……”
“你是因為這一個人所以不想讀書嗎?”
“我不想在這讀書……”
? ? ? 似乎找到了問題的突破點,“那你是想要轉(zhuǎn)學嗎?有什么原因嗎?是不喜歡我這個老師?”
“不是,朋友少……”
“那你在這兒有什么好朋友嗎?可以說給我聽一聽。”
“沒幾個……”
? ? ? 頓時心生慚愧,帶了這個學生一個學期,雖然一直知道他很少話,但一直以為是他性格內(nèi)向,并不知道他在這兒過得一點都不開心。
“那你在以前學校有很多朋友嗎?”
“有很多……”
“其實你也有很多朋友的,上一次你沒來,就有很多人問我:小明去哪兒了呀,你看你們組長還給你打電話啦。”
“那是他們擔心沒有彩筆……”
“其實彩筆是他們的一個借口,老師那里有一盒彩筆可以借他們的,但是他們硬要給你打電話。”只能用善意的謊言。
? ? ? 再次沉默。接下來的交流,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已經(jīng)因為這個原因?qū)W習失去了興趣,而他口中所說的那個欺負他的孩子在我的再三詢問下,他又改口說是他的爸爸,這個我更愿意去相信。我又繼續(xù)問:
? ? ? “有兩個選項是導致你不想讀書的原因,A.爸爸經(jīng)常罵你。B.“朋友少。”你選擇哪一個?”
“B。”
? ? ? 再次交流中,我得知,爸爸的責罵也讓小明有抵觸心理,越是希望他呆在這個小學,越是想對著來。幾次溝通當中,我知道我已經(jīng)很難單方面說服小明,我只能采取下面的這個辦法。
? ? ? 我提議:以下個禮拜星期五為期限,如果他按照我說的去做但最后還不能轉(zhuǎn)變想法,我就幫他說服他爸爸讓他轉(zhuǎn)學,小明開始猶豫了,然后跟我說:26天。我很驚訝為什么是26天,還是告訴我說,26天之后就是國慶節(jié),他爸爸和媽媽會回來一天。一方面心疼,一方面我也知道,這個孩子早就已經(jīng)想好了,于是我答應了,而且也給孩子提了三個要求:
1.按時完成作業(yè),不再出現(xiàn)曠課現(xiàn)象(恢復成上個學期的狀態(tài)。)
2.按時吃飯。
3.微笑著和每一個人相處。
? ? ? 第一個要求孩子很快就答應啦了,第二個要求孩子竟然說做不到,我很詫異,但是眼前這個孩子又讓我不得不去相信,感覺像生了一場大病一樣,沒有一絲力氣,連說話聲音都很微弱,我只能把自己的頭盡量的去靠近他才能聽清他講了些什么。于是我開始跟他講吃飯的重要性以及不吃飯會帶來的諸如老師會擔心,同學會覺得你不一樣等問題,孩子終于退了一步,答應從從下個禮拜一開始,于是我們一起修改了這一點。
? ? ? 第三個要求孩子也說做不到,首先他說笑不出來,勸說之后他又說不能夠?qū)γ恳粋€人微笑,我對他表示理解,那我提議,不然我們對每一個友好的人微笑,孩子點了點頭。于是我們修改了第三條。
? ? ? 為了讓這個約定看起來更加的可信,我提議,一起立張字據(jù),孩子答應了,在最后簽字的時候,孩子說,你幫我簽吧。我堅持讓他自己簽。看到他拿自己瘦瘦的小手拿起筆,慢慢的寫下自己名字的時候,心里有說不出的滋味。
? ? ? 最后我送孩子離開辦公室,我拎起他的書包,搭著他的肩,跟他說:如果你26天之后就要轉(zhuǎn)學,那我們在一起相處也就只有26天了,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你可以把我當成你的朋友,我們一起珍惜最后相處的這26天,如果遇到什么事情也可以跟我講,好么?孩子點點頭。
? ? ? 這一刻,我感覺我才真正認識這個孩子,而我卻試圖用26天去走進這個孩子的心,突然很希望時間慢點過,26天里我又該做些什么,我想我已經(jīng)有了答案,孩子,我們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