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道德經中的‘言有宗 事有君’這句話很有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大多數的翻譯“言論有主旨,行事有根據。”好像這樣的翻譯字面上很對。
如果這樣翻譯好像和上下文沒什么關聯?
老子在這里的言論是什么?
老子在這里的主旨是什么?
這里的事是什么事?
這里的君是什么君?
這樣的翻譯對嗎?
還是有別的更好的翻譯?
我們首先要看看這里的‘宗’是什么意思?關于道德經中的字首先不要去查字典,很多字老子在文中已經給出了定義,直接查看道德經原文就可以知道。第四章:淵兮,似萬物之宗。這里的‘宗’就是祖宗的意思。二十六章:靜為躁君。這里的“君”就是君主的意思。
明白了這兩個字的意思,那么對于‘言有宗 事有君’就好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這些話是祖宗說的,這些事是君主傳下來的。
只有這樣的解釋才能和上下文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