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瓷器,不是因為它價值連城,而是因為,我覺得我可以透過它可以看到很多東西,那個時代的生活,技術(shù),愛好,甚至是一段美好的姻緣。中華幾千年的傳承,唯有瓷器,真正是我們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最值得所有人珍藏的東西,可以歷經(jīng)千年不腐。
在明清,青花瓷已經(jīng)發(fā)展到頂峰了。而青花喜字罐,始于清朝中期,在當(dāng)時確是非常典型的器物。雖然屬于民窯,但是卻非常有收藏的價值。
這個罐子古人只在婚嫁的時候才會特意燒制,由于頗具意義,所以不會像碗碟瓷盆那么多,而喜字罐一般都寓意成雙成對,而且又是有蓋子的實物,因此不能像官窯被人視之珍藏,難以避免不被打爛。
而據(jù)相關(guān)的記載,雙喜字是北宋時期的王安石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他進(jìn)京趕考,路上遇到馬員外招胥,凡是能對出“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下聯(lián)者即可招為女婿。王安石匆匆記下題目,便進(jìn)京趕考,一路順利的進(jìn)入了殿試,沒想到皇上親自殿試的題目的是“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求上聯(lián),王安石大喜,忙對出“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得以高中。金榜題名時又遇洞房花燭夜,他自笑是雙喜臨門,大筆一揮,連體的雙喜字就連上了,之后婚嫁喜事張貼雙喜字就成為了一種習(xí)俗。
應(yīng)朋友之邀,跟他一起去山區(qū)尋寶,沒想到還真的就給我尋到了這對喜字罐,雖然初見它時,一個里面盛滿了糖,一個空著,滿是油污和灰塵,可依舊掩蓋不了它的美麗。它就像一匹千里馬,等著它的伯樂,也像一個不得仕的人,等待著被人發(fā)掘他的曠世奇才。
經(jīng)過一番討價,順利的買了回來。然后立馬跑到廚房,小心翼翼的清洗,終于得見它的真實廬山面目。一個完整無損,一個有點沖線,可依舊不影響它的價值和美。它瓷質(zhì)細(xì)白如雪玉,色澤生輝溢彩,圖案潔凈素雅。那兩個大大的雙喜字,讓我放佛看見幾百年前,一對新人,對著它喝著交杯酒,訴說著綿綿的情話。它陪著他們一生一世,見證了他們的愛情,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然后,被一代代的傳承了下來。
或許,后代人都不記得它的美,它的意義,于是,就被作為最廉價的東西,被人棄之不顧。可幸的是,它歷經(jīng)幾百年的歲月,終于遇見了我這樣的賞花人,把它視若珍寶,也不枉它這幾百年癡癡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