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回了趟家,去找同學的時候路過初中,看到學校旁邊當時我們常去光顧的串串店,那時候大概五六點,熱浪裹滿全身,可外面依舊有好多人排起長隊。我想起初中那會,有時候下午上完課我們一堆人就咋咋呼呼沖向店里,那時候一切菜品的價格都還在以毛計算,葷素一律兩毛,飯五毛一碗。我們在狹小擁擠的空間里圍著桌子坐一圈,一邊讓老板拿這個拿那個一邊在心里算計吃了多少錢。要是超過了六塊,就算再想吃,也會抹抹嘴,說吃飽了,老板結賬。
那時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敞開了吃,吃個夠。但一直沒有機會,作為一個吃飯要吃三碗,吃面要吃三兩的大胃女孩。如果讓我吃個夠的話,恐怕沒有二十塊錢是解決不了的。而二十塊,差不多是我大半個星期的生活費了吧,把大半個星期的生活費用在一頓飯上,是我從來沒想過和沒做過的事情。所以我次在無比克制中結賬時,都想著等自己有錢了,我就天天來吃,吃到吐。
我第一次去一家高檔一點的甜品店是初三,我們逛街逛累了,看到旁邊那家店裝修很精致,想都沒想就推門而入。而看到菜單上均價十五以上的菜品的我們,集體傻眼。一邊想著怎樣用優雅的理由走出去,一邊算計著我們的錢夠點些什么。最后三個人點了份芝士冰淇淋球,十八塊,一人兩個。
我記憶中這種窮困的時刻比比皆是。因為生活費確實不多,也不好意思向家里多要錢。所以買東西總是縮手縮腳,坐在餐廳里看著菜單,心里想著吃了這一頓接下來幾天該怎么過。坐在出租車里,看著計價器里的數字蹭蹭蹭往上升,心里開始想在哪里下車比較方便。初中的時候每次下了晚自習,我和同學走在路上都會感嘆,要是哪個月能有一千塊的生活費就好了。
可當時窮歸窮,活得還是很開心。課間的時候和同學去買一塊錢三包的辣條,就能吃得津津有味。學校旁邊賣炸土豆的店雖然看起來又舊又破,一到夏天坐在里面像是擠進了一個密不透風的蒸籠,可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熱情,一邊流汗一邊狼吞虎咽,兩塊錢就可以吃得很飽很飽。那時候的快樂好像和有錢一點關系都沒有,欲望很少很少,想要的也不多。吃著很垃圾的食品,坐在很破舊的店里,吃頓串串就能高興一整天。那種窮得理所當然,對生活的期待一點金錢就能滿足的日子,好像只是屬于那個時代。
現在好像也沒什么錢,只是也沒那么快樂了。
02
讀書的時候談過一個男朋友,他家境不是特別好,加上學生時代大家都沒什么錢,都是靠著為數不多的生活費在過活,所以我們倆談戀愛也不太計較那些。出去吃飯會把美團搜個遍,然后選出性價比最高的地方,談了兩年的戀愛,吃過最貴的一頓是人均69的自助餐,有時候想看電影,可一看票價沒有打折,就換成圍著操場散步,一圈又一圈地走,走到操場關門,他把我送回寢室,一個人再慢吞吞地回學校。有時候我抱怨看上一件衣服,可錢包里的錢太少,他也只能小心翼翼地試探要不然我給你出一半的錢。別人情人節發520的紅包,我們只能發5.2,收到后再嬉皮笑臉地說祝你早日發財,以后好給我5200。
那時候好像真的很窮。都送不起對方像樣的禮物,我生日的時候怕他攢錢給我買禮物委屈了自己,還特意告訴他我生日什么都不想要,你陪我吃一頓飯就好。可是那時候窮好像絲毫不影響談戀愛帶來的快樂,一個人家境的好壞還不在我的考慮范圍之內,他有沒有錢有沒有權,我都不在乎。要是愛上一個人,就是愛他本身。那些客觀的,附加的條件,都變成了累贅。
所以雖然很窮,可那又有什么關系。在愛情里想要從對方身上得到的東西很少,得到感情卻更純粹,那時候我們,或許更接近愛情本身。
03
可能每個人的青春都會有一段很貧瘠的歲月,守著不到四位數的生活費,喝一杯十幾塊的奶茶都會思想斗爭很久。如果能出去吃一頓牛排或者炸雞,那更是一件恨不得歡天喜地放鞭炮來慶祝的大事。但后開你發現,這段歲月是會過去的,你會越來越有錢,你會喝得起當初舍不得買的奶茶,甜品,買得起想要的衣服。可人生或許也只有那一段很窮卻很開心的日子。后來的人生,你或許會很幸運變成一個開心的有錢人,或許你會很有錢,但是很難得到快樂。
那些只喝得起幾塊錢一瓶的啤酒的日子,那些幾個人吃一頓幾十塊的飯卻能暢聊到天亮的日子,那些很窮卻很開心的日子,最后都變成了一去不復返的日子。